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思故我在/吳以然

時間:2017-05-01 03:15:45來源:大公網

  近來,我對「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有新的體悟。該哲學命題,一方面,肯定人類有別於任何生物的特性在於思考,另一方面,也因為過於強調思考的主觀性而距離客觀世界更遠。何況,人類所認知的物質,據知僅僅是這個宇宙的百分之五。

  十九世紀法國作家毛姆在自傳《人性的枷鎖》中坦承:「當我隔了一段時間重讀我自己當初用我全部感情所寫下的那些段落時,我自己竟也想笑我自己。」「因為真誠的感情本身就有着某種荒謬的東西。」

  很多時,我們都會有同感,許多先前被灌輸的理念很少是經得起細想、推敲的。甚至可以說,被教育誇大了的意義把人誤導得不安分守己,進而衍生出很多不幸的社會問題。

  「對於永恆的頭腦來說,一個人一生的痛苦和奮鬥只不過是個笑話而已」,是一場「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荒誕劇。然而,人們在台上很投入地扮演着悲歡離合的角色,悲壯激烈。不願正視這件事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中國古人對個人角色在歷史上的作用,也一向不失客觀:「不以堯存,不以桀亡。」說的就是不要過於看重個人作用,何況我們多數只是凡人,何必無端放大自己,徒增虛象和苦惱,空耗了悲天憫人的情懷,還有:永不復返的歲月。

  所以,「我思」和「我在」始終是兩個層面的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