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化按摩師」計劃的一眾策劃人、導師出席簡介會 大公報記者謝敏嫻攝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道:按摩可以舒筋活絡、打通經脈,文化藝術能讓腦袋茅塞頓開。獲香港特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躍進資助,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文化按摩師」計劃於四月二十九日舉行媒體簡介會。是次計劃已由三月開始至明年七月,為期一年半;主要為青少年、成年人及退而未休的人士而設,以「埋嚟行」、「埋嚟講」、「埋嚟玩」、「埋嚟學」、「埋嚟做」及「埋嚟寫」六大主題,舉辦一系列講座、導賞團、工作坊、藝術營、實習、藝術節等節目。
鑽窿鑽罅埋嚟玩
其中兩項活動已在進行中,由三月開始的「埋嚟玩─鑽窿鑽罅」、「埋嚟講─藝壇面面觀」分別舉行至五月和七月;前者主要以「另類體驗導賞團」的形式、分為「探.索.香.港」、「愛情死因研究所」、「一分鐘城市」三個主題,帶領參與者行走在觀塘、灣仔等地,用瑜伽、廣播劇及街頭即興表演重新認識和感受香港。
「探.索.香.港」策劃人連君婷告訴記者:「我帶參與者從添馬公園步行至藝術中心,在行走中,不是為他們口述各種資訊,而是透過簡單的瑜伽打開身體五感,有時蒙住雙眼,隨着鼻子探索城市裏的種種氣味——咖喱魚蛋、汽車廢氣、公園濕潤的泥土、後巷的紙皮……」她認為人們可能對這些日常的氣味早已麻木,通過這樣另類的walking tour讓參與者放下預設的期望,帶着好奇,讓嗅覺帶領自己在城市走一圈,主動創造獨家的回憶和故事。
藝術體驗埋嚟學
另外,「埋嚟講─藝壇面面觀」(公眾場)亦於簡介會當日舉行。Music Lab創辦人黃家正、「觸執毛」樂隊成員Mike Orange、「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鄧偉傑及最佳劇本獎得主黃詠詩在一連兩場的講座上分享各自藝術人生的甜酸苦辣、所見所思。該系列講座的學校專場會以表演及座談分享會形式走進中學,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
本次計劃重點活動之一,是將在七至八月舉行的「埋嚟學─藝術工作坊+藝術體驗營」,從藝術創作、策展實踐、文字創作、藝術評論、表演藝術及城市文化這六個方面開設課程,由多位經驗豐富的本地藝術從業者包括跨媒體創作人羅文樂、獨立策展人梁展峰、錄像工作者車正軒、藝評人Vivienne Chow、演員黃譜誠、資深行政人員蕭恆及容康頤擔任導師。學員透過一系列課程可加深對本地藝術生態的認識,培養美學思維從而欣賞和評論藝術作品。
工作坊以兩日一夜的體驗營結束,學員將有機會到藝文機構實習、參與藝術節推廣和執行,或親自運作互動網絡平台向公眾分享和推介自己藝術見解。課程現正接受報名至六月一日。
詳情可致電二五八二○二四六,或瀏覽網頁:www.culturalmasseu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