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羅浮宮珍品亮相香江

時間:2017-04-26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一眾嘉賓出席昨晚的開幕禮\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大公報訊】記者梁舒婷、謝敏嫻報道: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法國五月聯合主辦的「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展覽昨晚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開幕禮,逾百件羅浮宮珍品率先亮相,以雕像、油畫、古董結合多媒體展品打造了一場穿越羅浮宮前世今生之旅。是次展覽於今日起展至七月二十四日,觀眾須購票入場。

  展出126件藏品

  出席開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栢海川、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法國五月董事會主席阮偉文、羅浮宮博物館繪畫部主管Sébastien Allard、香港賽馬會主席葉錫安和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負責人暨香港分行行政總裁楊伯豪等。

  在開幕禮上,張建宗致辭:「二○一七年是特別的一年,不僅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同時也是法國五月藝術節在香港踏入第二十五屆。特區政府以『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為主題舉辦多項慶祝活動,包括多個探索藝術、歷史和科學的大型展覽及美化城市計劃。『羅浮宮的創想』展覽便是其中一個亮點節目。」

  是次展覽為期三個月,從羅浮宮各部門精選共一百二十六件珍品展出,探討羅浮宮的發展。展覽共分為六個展區:「重構羅浮宮——法蘭索瓦.密特朗和貝聿銘的偉大工程」、「皇家收藏和皇宮(十七世紀)——弗朗索瓦一世和路易十四時期」、「羅浮宮與德尼.狄德羅的啟蒙運動(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到拿破侖一世博物館」、「統一之夢——拿破侖三世和第三共和國」以及「今日羅浮宮(廿一世紀)」。

  據策展人Pascal Torres介紹,羅浮宮最初僅作軍事用途,建於巴黎城牆之外,而隨着巴黎城市逐步擴展,羅浮宮被劃入了城牆之內。羅浮宮大多數時候被用作存放皇室的財寶和武器,而國王則住在塞納河中的城島。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國王的弗朗索瓦一世是搬入羅浮宮居住的第二位國王,也是由他揭開了羅浮宮藝術品收藏的篇章,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自此被納入羅浮宮。直到法國大革命後,羅浮宮才成為公共博物館,允許全歐洲的市民進入參觀和受教育。

  兩件雕塑首次外展

  隨着羅浮宮藏品範圍擴大和數量增加,展覽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於是在一九八一年時任法國總統的法蘭索瓦.密特朗決定啟動「大羅浮宮計劃」擴建博物館,由美籍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透明金字塔建築成為了羅浮宮的世界性標誌。

  同期進行的還有考古發掘工作,其間在羅浮宮的地基出土了數以千計的文物。是次「重構羅浮宮」展區別出心裁地以羅浮宮僅存的中世紀地下室牆壁為靈感設計展廳,展出一系列出土的文物,有趣的是當中還有中國的明朝瓷器。

  另外,不少重點展品見證着法國歷史的變遷。據Torres介紹,《古羅馬皇帝裝束的路易十四騎馬像》是法國大革命後幸存的唯一一件帶有皇室象徵的裝飾藝術品,《寶石浮雕奧古斯都像》則是拿破侖在滑鐵盧戰敗,各國要求羅浮宮返還被掠奪藝術品後留下的珍品,因其是拿破侖與羅馬教皇交換所得。值得一提的是,是次展出的雕塑《作家尚.德拉封丹》和《馬首(塑像殘件)》是首次在羅浮宮以外展出,而安東尼.范戴克的油畫《聖塞巴斯蒂安殉難》亦首次在法國以外展出。「在馬首邊緣的大理石紋中已能見到細微的裂紋,因此結束今次展覽後可能不再外借展覽了。」Torres說。

  此外,今次展覽更設有電子互動專區,透過動畫、錄像等媒介再現羅浮宮首任館長維萬.德儂的「藏寶閣」,特別以電子形式展示未能來港的「鎮宮之寶」《蒙娜麗莎的微笑》,加以香港各大地標建築和特色傳統為背景,介紹多件藏品及其背後的故事。

  香港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文林路1號,逢周二休館。詳情可電二一八○八一八八,或瀏覽網頁:www.heritagemuseum.gov.hk。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