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關注大腸健康 防癌變於初始

時間:2017-04-24 03:15:25來源:大公網

  圖:假如腹部持續不適,須引起關注 資料圖片

  大家對豬大腸的吃法可能了解甚多,但是對於自身大腸的健康,又有多少了解?大腸不適,背後隱藏的可能是嚴重的疾病。衛生署資料顯示,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癌症第一位,二○一四年,大腸癌佔所有癌症新症16.8%。而政府現正為特定年齡組別市民進行大腸癌篩檢先導計劃。為此,大公報記者訪問了腸胃及肝臟專科醫生吳昊,為讀者解開對於大腸癌的疑惑。

  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吳醫生稱,香港在二○一五年大約有五千宗大腸癌個案,患者的死亡率達五分之二,其中男女患病比例為三比二,而高發年齡為五十歲以上人士。根據研究發現,大腸癌由大腸息肉病變引起,而由大腸息肉發展成大腸癌,通常要十年時間,故若可及早檢查並接受治療,可大大降低患上大腸癌的機率。

  息肉病變成癌

  大腸檢查有兩種主要方式,分別為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鏡檢查。兩者的分別如圖示。

  大腸癌的發病跡象並不明顯,十人中有七人無明顯症狀。但如發現以下狀況,須及時就醫:

  一、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二、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三、大便後仍有便意;

  四、腹部不適(持續疼痛、腹脹、飽脹或絞痛)。

  吳醫生指出,大腸癌有家族遺傳因素,故若父母輩患有或曾患有大腸息肉乃至大腸癌,則建議子女於父母發病年紀的前十年接受大腸檢查,即父母被查出病症時為五十歲,建議子女最遲不超過四十歲時接受檢查。他還指出,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結構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人們患上大腸癌的機率較過去有年輕化的跡象,故建議大家在生活上要做到不吸煙、少吃加工食品、少吃紅肉和飽和脂肪如禽類的皮、不過量飲酒、保持適當體重等,且要多運動、保證每天的蔬菜攝入量,以及盡量選擇食用白肉如魚肉及雞肉。

  50歲後發病率高

  他鄭重提示,吸煙不僅會增加肺癌及大腸癌的患病機率,更會大幅增加身體各器官的患病機率。

  吳醫生亦表示,根據過往的數據顯示,人到五十歲,已進入大腸癌的高發年紀,因而建議五十歲以上的市民要重視大腸健康,接受大腸癌的篩查。

  定期作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方法。檢查之前的三天,須避免進食高纖食品,如紅米、麥皮、菜、肉筋、陳皮、花生醬、果仁等,以減低腸內大便,而檢查前的一天只能吃白粥,以確保大腸之內沒有任何殘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