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閒話「小吃」/徐貽聰

時間:2017-04-21 03:15:59來源:大公網

  在故里江蘇淮安探訪、休閒期間,專門讓家人帶我去位於市中心的「小吃一條街」逛了一圈,還在那裏品嘗了幾種帶有淮安地方特色的小吃品種,感悟「小吃」的誘惑力和文化,不免想「閒話」一番。

  按照一般理解,「小吃」是指那些具有特色食材、特色做法、特色風味的食品,反映的是地方風味、地方文化、地方習俗,廣受眾人的青睞。「小吃」各國都有,中國各省市、自治區也都擁有各具特色的小吃,可謂名目繁多、花樣百出、引人入勝、美不勝收。我的故鄉當然也有自己的小吃,有一些還名聲在外。

  還有一種關於「小吃」的解釋,說它們是「離鄉游子們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對此,我就很有同感,因為在我的鄉思、鄉戀、鄉愁中,記憶中的家鄉小吃確實佔有相當的空間和地位。坦誠地說,我曾有機會參訪過我國的所有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還到過世界上的數十個國家,在所到的地方,都曾用家鄉的小吃與那裏的小吃做過比較,意圖感覺它們之間的特色和差異,總有「家鄉的小吃味更濃」的潛在意念。對此,我自己多次思忖是不是一種「狹隘愛鄉主義」在作祟,但至今都沒有能夠得出明確的結論。

  小吃雖然被冠以「小」,但並不意味其地位必然低、身價必然微,它們既是人們可以邊走邊食的「信手食物」,也可以是高級宴會乃至國宴上的配套或者趣味食品,對之切不應該予以輕視。我本人曾在國內外的多種宴會上聽到過賓客對主菜間小吃的不絕讚賞,感受和領悟到小吃的特殊、重要作用。

  淮安是「中國第一縣」淮陰的現名,市政府所在地是幾經更名、在長達五百年的歷史上一直聲名大振的「清江浦」。它目前的「小吃一條街」不長,大約不到五百米,銷售的品種也不算完整,但所處的位置卻非常顯要,因為它位於市區內古運河段的一側岸邊,對岸就是市裏正在打造中的「裏運河文化長廊」,街的中部還有清朝幾位皇帝和慈禧太后沿運河南巡路上在清江浦靠泊的「御碼頭」,街的一端還立有要求北來的官員「棄舟換馬」和南來的官員「下馬登舟」的「南船北馬」御旨碑,足見「小吃」在這座城市中擁有的地位和人們對於它們的重視程度。「小吃街」的沿街兩側熙熙攘攘地擺設有各種小吃攤點,讓人目不暇接。大概因為不是高峰時刻,每個攤點前的顧客都不是很多,我可以「自由地」觀看並同經營者閒聊。

  閒觀和閒聊中,我進一步感悟到,如今的「小吃」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推動旅遊業的發展。「小吃」,同具有地方自然、歷史、文化特色的景點,還有具有代表性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一起構成地方旅遊資源的基本要素,有些「小吃」甚至是一些旅遊者的主要追逐目標。重視「小吃」的地位和作用,當是發展旅遊事業必須具有的思維和內容。

  同時,閒走和品嘗讓我還感到,發展小吃需要相關部門的引導。「小吃」有傳統,有標準,有要求,還有內涵,並非「形似」即可。現在的許多知名小吃過於看重經濟效益,到處「招兵買馬」以擴大經營,但門檻極低,致使不少小吃逐漸「敗走麥城」,名聲掃地,有些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難覓芳蹤」,讓人感到非常可惜。整理小吃,發掘文化,是承繼文明,也是一種創新,不應被看成是無所謂的區區小事。

  真誠地期待,眾多的傳世小吃能夠保持原貌地,包括其歷史起源和形狀、質地,傳向後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