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演出結束不幾天,法國發生「二月革命」。巴黎民眾不滿於國王路易.菲利普及其「七月王朝」的腐敗和暴虐統治,紛紛走上街頭,佔領國民議會,宣告成立共和政府。但是,這場革命並未帶來人們期望的結果,新建的共和政體反而更加專制,巴黎陷入極大的混亂之中。這時,許多藝術家都逃離巴黎,前來學藝的學生也都走散。蕭邦一時無事可做,日子寂寞難耐,收支又出現危機。斯特林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建議蕭邦趁此機會訪問局勢比較安定的英國。蕭邦欣然接受了這一建議。
斯特林同姐姐先行回國,為蕭邦的英國之行做準備。一八四八年四月,蕭邦抵達倫敦,發現她們對他的食宿、交通、會友和演出均作了周到的安排,稱讚她們「把一切都想到了」。在巴黎這些年,蕭邦主要靠出售文稿、演出和教課度日,經常入不敷出。這一情況,斯特林當然知曉。因此,這次來英國,在保證充足休息的前提下,她特意為他安排了一些贏利性演出活動。蕭邦對此了然於心,後來對人說:「我可愛的蘇格蘭女人給了我許多友好的照顧。」
蕭邦這次英國之行,斯特林大多陪伴在身邊,相處甚歡。親朋好友見此,都希望他們能結合在一起。蕭邦則說,友誼就是友誼,絕不會摻雜任何別的成分。他表示,我即使愛上一個女子,她同時也愛上我,我也不考慮結婚問題。他知道,他從小身體羸弱,幾經磨難,更是疾病纏身。他的體重已下降到四十五公斤,不時發出「生命接近盡頭」之慨。他還對友人說:「我無法餬口,無家可歸,絕不會在身後留下一位孤苦伶仃的妻子。」他這些話不知是否直接向斯特林傾吐過,即使沒有,聰明的她想必也能猜度得到。此外,她還知道,經過幾次感情上的打擊,特別是同喬治.桑的決裂,他再也沒有勇氣涉足愛河。因此,他只是接受她的照拂和關心,同她保持純潔而真誠的友誼。她對他這種態度沒有抱怨,對他的尊崇和關照也始終沒有改變。
七個月的英國之行結束後,蕭邦於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回到巴黎。這時的巴黎,局勢仍不穩定,物資匱乏,物價和醫療費用猛漲。不幾個月,蕭邦在英國得到的一點積蓄就花光,生活費用又成為一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他曾變賣一些傢具和用品,也曾寫信向母親求救。但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斯特林見此,感到異常驚訝和不解。原來,早在一八四七年三月,她就慷慨解囊,資助他二萬五千法郎。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菲的款子,足夠他幾年花費。她了解,他自尊心很強,擔心當面交付,他會拒不接受,於是就把現金裝在一個袋子裏,請託他所住公寓的門房匿名代轉。豈料,門房將錢袋鎖在抽屜裏,竟忘記轉交。這次直接把錢放在他面前,他仍不接受。最後,在朋友們的勸說和她的懇求之下,他只接受一萬五千法郎。斯特林的慷慨還不止於此。一九四八年八月,蕭邦病情加重,殷切希望有親人前來照料。他的姐姐路德維卡一家人遂從華沙趕來。他們的全部開銷都由斯特林暗中幫助解決。一個多月後,為改善居住條件,蕭邦搬遷到巴黎市中心旺多姆廣場十二號的一套公寓。公寓曾是俄國駐法國大使的官邸,有七個房間,寬敞而豪華。如此一套高檔公寓,蕭邦卻發現租金卻極為低廉。他只是納悶,卻不知高額租金已由斯特林私下交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