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美國新發行債券規模創新高,顯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前景存有疑問,依然保持於投資債券策略。根據數據供應商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首季擁有高評級的美國企業,發行4145億美元(約3.23萬億港元)債券,此為歷史新高;同時,持有垃圾債券評級的美國企業發行規模796億美元(約6208.8億港元),較去年增加一倍。
發垃圾債6209億增一倍
發債活動強勁,反映投資者對收益債券需求,雖然美國經濟進入第九年增長,但增長水平偏低,由於新發行債券收益率較低風險的政府債券為高;與此同時,投資者認為這些新發行的債券風險較股票為低,因而吸引資金持續流入債市。截至上周三的一周,投資者向美國垃圾債券淨投入25億美元,此為十二月以來最高。
經濟學家表示,投資者對債券需求如此強勁,顯示難以說服投資者看好經濟前景。事實上,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長低於3%,低經濟增長意味聯儲局保持利率於相對低水平。美國上周公布三月份非農職位僅增加9.8萬份,低於市場預測。投資者對收益的渴求不限於債券,一些股息具吸引力的股票同樣受到追捧,標普500指數的公用股過去三個月升5.1%,升幅僅次於增長快速的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