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匯指數在昨日曾創下三周新高,市場認為原因有多個,包括中東局勢再度變得緊張、美國就業數據理想,以及中、美高峰會後,減輕了全球貿易戰的憂慮等。然而,其中一個比較少人提及的是歐元轉弱。由於歐元佔美匯指數的比重最大,歐元疲弱無疑變相等於美匯指數轉強,而歐元轉弱亦是歐洲央行和歐洲官員所樂見。
歐央行加息預期降溫
美匯指數主要是反映一籃子主要貨幣兌美元的表現,而在一籃子中,歐元的比例最多,佔57.6%,日圓則佔13.6%,英鎊亦佔去11.9%,加拿大元佔9.1%,瑞典克朗佔4.2%,而排名第六的瑞士法郎亦佔3.6%。
與上月中比較,美元兌各主要貨幣的變動不大,表現最強的仍然是墨西哥披索,今年來兌美元已升值了逾一成,韓圜兌美元亦仍然有近6%升幅,惟上月中兌美元仍有近0.8%升幅的歐元,至今的升幅已僅收窄至逾0.3%;本來表現最差的英鎊,升幅現更追過了歐元。
歐元兌美元在最近數周均錄得下跌,這並不表示歐元區經濟轉差,因為上周公布的歐元區製造業和服務業綜合採購經理指數(PMI)均仍然處於接近六年高位,而區內經濟火車頭德國的增長亦未有減速。歐元轉弱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歐洲提早加息的預期降溫。這從上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發言中,便足以看到。當時他強調,歐元區的買債行動最少會維持至今年底,令一些估計歐元將因為歐洲提早加息而上升的投資者失望。
強歐元損區內出口
事實上,在三月初,當歐洲公布二月份通脹率超出央行的目標,惹來外界對歐元區可能最快在今年減少量寬;再加上歐洲央行有官員表示,歐元區可在撤出量寬前研究加息後,歐元曾一度急升,在三月底更升至1.0864,創下去年十一月以來最高。然而,經過歐洲央行官員再三為加息的言論降溫,加上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理想和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後,歐元兌美元於是不斷回落,在昨日更曾跌至1.057的水平。
其實,歐洲央行官員亦不願歐元過強,恐防會拖低正復甦中的出口業,所以當市場出現歐洲央行加息的預期後,他們便第一時間淡化這些揣測。相信只要他們一直壓抑歐元升勢,美匯指數將可再看高一線,甚至有力挑戰年初所創下的103.2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