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飲酒思故人\延靜

時間:2017-04-10 03:15:43來源:大公網

  我喜歡小酌,每當拿起酒杯,就不禁想起岳父,他生前喜歡「喝兩口」。在岳父晚年,我成了他唯一的「酒友」。

  上世紀七十年代,岳父一家住在朝陽門內南小街,我們機關在朝陽門內,相距很近。每星期六,我和妻子接上從幼稚園回來的女兒,就去岳父家吃晚飯。當時副食品供應奇缺,但岳母總是想盡辦法,為我們做出可口的飯菜。岳父早就備好酒菜,準備和我開懷暢飲。他的酒量不大,但嗜酒如命。開始一段喝他準備的酒,後來妻子提醒,我就買酒送給他,他看到特別高興,說「今兒個要多喝幾杯」。

  其實我買的不過是二鍋頭,當時沒有什麼好酒,他也很高興。

  一次過年,我在市場轉了半天,買了一瓶錦州出的最貴的《淩川》,岳父看到高興得很,又說「要多喝幾杯」。那天是過年,聽着外面的鞭炮聲,我們喝酒一直喝到深夜,一瓶酒幾乎喝光。但還沒等我們走,岳父已經上床睡覺了。女兒小聲告訴我:「姥爺有點喝多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岳父一家搬到西城去住,我們住在東城,相距很遠。不過每到節日和周末,我們還是乘公車,趕去看望他。給他買酒,是他最高興的事。後來還買酒菜帶給他,他就更高興。北京人講究吃醬肘子,岳父也很喜歡,但當時很難買到,有時只好買點豬頭肉,湊合着帶去,總算沒空手。後來了解到,西單十字路口過去路南有一家小舖,專賣「天福號」醬肘子,很是有名,但去晚了買不上。於是我就提前出發去排隊。一次我買到醬肘子,又買了一瓶當時罕見的「尖莊」,岳父見到後樂不可支,連口稱讚女婿會辦事。

  北京人講究把五香花生米當酒菜,岳父也很喜歡這一口,可當時花生米很難買到。好不容易買到一次,顆粒不那麼鼓脹,岳父也很珍惜,半天吃一粒。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改革開放開始,市場上出現私人小販賣五香花生米,顆粒飽滿,味道也香,一次我買給岳父,他看後問「是私人的?」我只好騙他說「商店買的」。他聽後認可,才安心吃了起來。他老觀念很深,多次囑咐我們,私人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買,否則買了他也不吃。

  還有一次,岳父到我們家來,那是很難得的。我和妻子想了半天,留他吃飯為他做點什麼好。當時市場上已有賣對蝦的了,但很貴,不容易買得到。我起了個早,排隊總算買上對蝦,記得一對兩隻好幾塊錢。吃飯時讓來讓去,最後一隻給了岳父,一隻給了女兒。那天岳父酒足飯飽,幾次說「吃到了多年沒吃過的東西」。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不要說吃五香花生米,就是天天吃對蝦也不困難,山珍海味也吃得到。只可惜岳父已經離開我們已二十多年,好日子他沒有趕上。我們吃飯喝酒時常常想起他,懷念他,心想「如果他在有多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