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戰國梟首形金飾\李英豪

時間:2017-04-05 03:15:54來源:大公網

  戰國時期的金飾工藝製作水平甚高,造型大多簡拙獨特,紋飾精細,用錘鍱法錘出隱起的圖案,有些更加上鏨刻、浮雕或鐫鏤等手法,甚至鑲嵌綠松石、青玉或原始琉璃;尤其是錘鳥獸,形態各異,生動有趣。真品絕稀,很難一遇;縱使零散金飾小件也珍罕。

  附圖為戰國時代精製的小件金飾,含金量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盞和鏤空雲紋金匕,更高達百分之九十八含金量),可見用料精良。左方者可能是戰國衣飾或帶飾的一角(斷片),錘鏨精細花紋。右方者應似衣鈕飾之類,二雛梟(鴞)的造型趣致可愛,好比現今「哈哈笑」的圖形。梟首雙目鑲綠松石(新石器時代已有這類「半寶石」飾物),配合亮麗黃金,設計簡單稚拙。這些小金飾是當時各國王族、將帥、權貴或其夫人所愛佩用者。自殷商始,一些青銅器也有以梟作造型;如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鴞尊。在遠古先民心目中,梟和鷹一樣兇惡威猛,令人害怕;像高古石梟(立體圓雕)的獰相即為一例。

  附圖幼梟的形象卻相反,使人覺得具童真和親切。

  這些小金飾迄今尚存,但二千三百多年前以之用作佩飾的英雄也好、美人也好,早已灰飛煙滅,如今安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