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唐詞人馮延巳《陽春集》,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孤獨的氣質。以悲為美,也是這些詞作的特點。馮延巳寫下他的長夜,他的無眠,心緒如夜一般深邃。
庭樹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秋夜,霜降葉落。窗下,愁人無眠。 很簡單的一句,寫出了夜與心事的不平。同樣的輾轉不眠,還有很多。再如:
人事改,空追悔,枕上夜長只如歲。
漫漫長夜,枕着心事又如何安睡?度夜如年。
「人事改,空追悔」,極簡練的三五字,寫出的是重大的變故和無奈。夜,有長度,還有厚度。如下:
一夜萬般情緒,朦朧天欲曙。
心緒的千重萬複,即是夜的厚度。似乎在夜的幽暗中,內心的情緒更無往不去,奪路狂奔。這樣的狀態,一直到黎明將至方休矣。
夜,滋生着他的痛苦,卻也讓他的苦痛得以釋放。下面這首詞幾乎讀出一些不眠之夜回憶的溫暖,思念的溫柔。
何處笛,終夜夢魂情脈脈。
竹風簷雨寒窗滴。
離人數歲無消息。
今頭白,不眠特地重相憶。
上闋寫,聽到不知何處傳來笛聲,這一夜魂牽夢縈,脈脈有情。下着雨,風從竹林過,雨從屋簷流下,滴滴答答打在窗前。下闕寫,分離的有情人,音訊隔絕數年。白髮早生,今夜無眠,特別地想念舊事,昨日再來。
「情脈脈」,「重相憶」,都含着情愫。遠處的笛聲和窗前的雨聲,也似傾訴衷腸。馮延巳詞中表達的孤獨,有一種思念的特徵。他孤獨,卻不同於生性冷僻,而帶有一種用情至深、思念至極的美感。他的孤獨,附着厚重、豐富、細膩的內心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