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被彈劾拘捕,從總統淪落為罪人,純屬韓國內政,外人不好說三道四,但此事卻勾起我對許多往事的回憶。
首先想到的是她的父親朴正熙,他曾於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九年擔任韓國總統。朴槿惠是踏着父親的光環走上政壇的。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襲來,韓國部分企業倒閉,經濟遇到嚴重困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財政支援下,才勉強渡過危機。這時民眾認識到,當年朴正熙大力發展經濟的重要性,朴正熙在民眾中專政獨裁的形象有了根本改變。正是在此情況下,朴槿惠隱居多年後登上政壇。
朴正熙着力發展經濟,為其後韓國成為亞洲四小龍奠定基礎,而朴槿惠執政期間,韓國經濟每況愈下,一籌莫展。更重要的是,他們父女的對朝鮮政策幡然不同。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僵持多年的朝鮮半島南北關係開始鬆動,露出一線曙光。朴正熙的特別代表秘密訪問了平壤,金日成的特別代表也訪問了漢城,雙方發表了共同聲明,宣布要改善關係,實現民族大團結。朴正熙為此還發表了特別談話,表示不以意識形態劃線,着力改善朝鮮半島南北關係。這成為韓朝關係最早的突破口。
朴槿惠則不然,上台不久就成立了統一準備委員會,自任委員長,急於推進統一事業。她雖曾參加北京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韓國也在最後時刻參與亞投行成為創始國,但在朝鮮進行核試,試射導彈,半島局勢驟然發生變化後,朴槿惠不顧良好的中韓關係發展,一頭倒向美國,宣布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稱「應對朝鮮核導威脅」,半島緊張局勢由此步步升級。
我又想起金大中,他一九九八年至二○○三年擔任韓國總統。金大中是不屈不撓的戰士,多年為爭取民主而鬥爭,他的家鄉人用四年常青的「忍冬草」比喻他堅忍不拔的性格。他主張,朝鮮半島統一雖可貴,但當前階段應開展南北交流與合作,積累共識,為將來實現統一創造條件。為此目標,他打破常規,於二○○○年六月訪問平壤,會見當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並舉行了會談,發表了共同聲明。那之後幾年,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緩解,南北交流活躍,人員互訪頻繁,金大中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朴槿惠一直堅持對朝鮮強硬姿態,在與美國共同宣布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後,多次明確表示拒絕與朝鮮對話,試圖靠施壓和制裁方式,解決朝鮮半島問題。韓美大規模軍事演習不斷,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明顯升溫。關心這一地區局勢的人無不為此而擔憂。
朴槿惠被彈劾拘捕,涉及多項罪名,她的功過是非,非本文論及重點,而將由歷史去評說。朝鮮半島問題錯綜複雜,更不是這篇短文能深入論及的。這裏所說,不過是我個人的一些感言,而且僅僅是一個方面,讀者若能由此獲些微益處和啟示,我就將感到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