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且以春意祭娘親\劉世河

時間:2017-04-03 03:15:50來源:大公網

  「春雨清明濕杏花,小山明滅柳煙斜。東風解語拾我意,送送縈腸入君家。」又是一年清明至,儘管近幾日都是陽光明媚的晴好天,但這樣一個特殊的節令,心情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潮濕起來。正所謂「斷魂最是春來時,一起彈淚過清明」。驀然想到,其實每年的這個時節,根本無需什麼雨紛紛,世人定也皆是欲斷魂的。

  一晃,母親離開我已經十幾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尤其那些細碎的叮嚀和嘮叨,卻常常於夢中再現,親切依然。

  四季中,母親尤愛春天。除了這個季節的美,更讓母親鍾愛的還有一個理由。母親曾不止一次地說:「這是一個播種的季節,種子撒進地裏,咱莊稼人這一年也就有了盼頭。」至今我依然記得母親說這話時,眼睛裏是有光芒的,我知道那就是她的希望和夢想。

  母親之於遍地的花草樹木,乃至所有植物,都不僅喜愛,而且心存敬畏。她常對我說,別看這些花呀草的不吱聲,但它們都是有靈性的,而且它們從來不會小瞧自己,即便一棵小草身旁就是一株參天大樹,但它也絕不會自卑,照樣每天歡快地成長,風來搖頭笑,晴天曬太陽,活得自由自在。人也要向它們學習,不能老喜歡攀比,許多煩惱都是攀比出來的,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如今人到中年,再想起母親當年說的這些話,還真是頗有些禪意在裏邊。

  除了敬畏植物,母親對春季的美食也十分熱愛。儘管那時候日子窘迫,但每年春天,像頭刀春韮、香椿芽,這些時令菜,母親都會想辦法弄來一些讓我們嘗鮮,偶有空閒還會帶我們去田邊河畔挖野菜,然後回家再變着花樣地讓我們吃。她說,這春季的菜呀最有生氣,春生萬物嘛,所以一定得多吃!

  這樣想着,我心裏陡然一亮:既然母親如此喜愛春天,那今年清明我何不將這人間春色連同思念一道遙寄天國哪!也讓母親在另一個世界裏感受到一絲春日所特有的「清蛾畫扇中,春樹鬱金紅」的明媚和溫暖。因為眼下雖是清明日,但也是踏青賞花時呀,雖思親念親涕淚悵然,但極目卻也是百般明麗呀!

  對,就這麼定了,等清明那天,我先到河邊折幾根正悄悄吐芽的柳枝,再掐一把已然綻放的迎春花,拔幾棵叫不上名字卻生機盎然的小草。當然,吃的更不能少,我要親手包幾個春韮餡兒的餃子,再來一盤母親生前最得意的香椿芽炒雞蛋。母親平日裏喜好喝兩口小酒,而且必是高度的。這正好暗合了她潑辣豪爽又待人熱情的性格。那就非正宗的「小二」莫屬了。

  一切備好後,我就將這些「春意」捧到母親墓前。「春意」即「心意」,其實中國文化當中說到春天的時候,常常是強調春的意,而不是春的形。清明掃墓,原本也就是生者對逝者的一種心意,重在心,而不在形。母親健在時我一直都把「順」字放在第一位,順了老人家的心意便是最大的孝。都說思念是可以穿透時空的,如今我與母親雖陰陽兩隔,但我依然願意將這個「順」字遙寄給天國裏的母親。

  無需焚紙,亦無需那些所謂的「冥幣」,這樣的祭奠雖依然還會有「追思到天涯,天應憐我淚黃沙」的憂怨,但我想一直都那麼喜愛春天的母親一定會欣然接受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