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如何面對死亡/延 靜

時間:2017-03-30 03:15:56來源:大公網

  寫下這個題目,我有點後悔,擔心受到讀者的指責。坦率講,我也曾猶豫多時,特別是對中國人來講,死亡幾乎是一個「禁區」。但我確實有話要說,勸讀者耐心看下去。

  寫這個題目,是由一個網上資訊引起的。據悉在美國有一位叫查理的老人,被查出患了癌症,而且已經擴散,只有半年生存時間。老人決定不做手術,只靠藥物治療維持,而且決定外出旅遊,安閒度過最後時光。在家人陪同下,他遊覽了多地,欣賞了美景,享受了親情,直至最後安然辭世。

  看罷這個資訊,我又想起去年著名醫生吳蔚然的辭世。他在臨終前說,不要對他做任何搶救,更不要用昂貴資源維持沒有任何價值的生命。他從醫半個多世紀,他這樣說,是因為他更懂得這中間的道理。

  我想,歸根結底,是如何面對死亡的問題。人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當然死亡令人悲傷,特別是親人死亡,但從自然規律講,又不可改變,要盡量看淡,平靜對待。

  最近我接觸了兩件事。一位是我們的外交前輩,八十九歲,最近住院,病情嚴重,神志已差。我打電話聯繫,準備去看望,但他的老伴婉拒說:「謝謝,等他精神好的時候,打電話說幾句話就成了。」她還告訴我,她已經與孩子們商定,如果出現病危,不要插管子,也不要做手術了。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感到她作好了各種思想準備。

  另一位也是我們的外交前輩,九十九歲。平時我們常去看望,他一向注意運動,特別經常走路,鍛煉身體;還喜歡打麻將,鍛煉腦力。即使如此,也不能防止衰老,他住院後我們還去看望,已經不能正常進食,但頭腦清醒,認出我們。又過不久,他女兒打電話來告知,父親已進入危機階段,母親和我們商定,不插管不搶救,讓父親安然離世。她母親也和我們說了幾句話,聽得出,雖然她心情悲傷,但心態還是比較平靜的。

  近日又看到著名作家瓊瑤寫給兒子、兒媳的一封公開信。她在這封「最重要」的信中說,她到最後時刻,不用插管,不用電擊,她將會微笑面對死亡。火化後,她願澆到花上,化作花肥。她說她「交代」之後,可以安心地寫下一部作品了。看罷這條消息,我良久陷入沉思。

  人不喜歡死亡,但不管是誰,也逃脫不了這個結局。面對這個自然規律,無論死者和家人,更多的應是從容淡然,而不只是悲痛和絕望。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但據我觀察,人們正走向這個目標,從此我看到了社會的進步。這就是我的一點淺見,或許對您是有益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