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一頓少年時的「盛宴」/徐貽聰

時間:2017-03-30 03:15:55來源:大公網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得以參加過各類宴會,包括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國宴」,但是,於我個人而言,都不如我兒時的「盛宴」給我的印象那麼親切、深刻,讓我回味無窮。

  肯定會有人問,這是怎麼回事?

  前不久,利用同家人共同紀念母親誕辰一百周年的機會,回到故里淮陰。到達當天,與弟妹們久未見面,大家相聚甚歡,難免憶及往事、談論現在,內容豐富,熱鬧非凡。臨近晚飯時分,負責接待並陪同我的大弟弟問我想吃點什麼、去哪裏吃。他是家裏的「大廚」,父母在世的時候,家裏聚會或者需要接待客人時,都由他「掌勺」;父母走後,家裏的數十口人依然保留了經常到父母舊居聚會的習慣,每次還都由他擔任「總廚」,操持飯菜。他做飯菜也確實有一套手藝,一般的菜餚都可以像模像樣地做出來,且頗具色、香、味、形。對他提出的問題,我未加思索,脫口而出地要求他做一鍋小磨雜糧稀飯,烙幾塊發麵餅,拌點鹹菜。他有點不解,但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至於吃飯的地方,我說不要擺桌子,各人拿一個小櫈子,圍在茶幾邊上就行了。結果,我們幾個人「委屈」地圍着低矮的茶幾(現在的家裏沒有以前在農村時必備的矮小方桌),坐在木頭小櫈上,吃了一頓只有發麵餅、稀飯(父母在世時常用的小石磨還在)和鹹菜的晚餐。在吃飯過程中,我告訴他們,這是我少年時期偶爾能夠吃到的最好飯菜,而且那時的餅沒有那麼多,稀飯沒有這麼稠,鹹菜的品種只有一種(多是自己家裏用些炒黃豆加鹽和水煮開當下飯菜的)。就是這樣的飯平時也是吃不到的,只有在有特殊理由的時候才能享受到一次,所以屬於當時的「盛宴」,給我留下的記憶極深,雖然過去了六、七十年,但始終難以忘懷。

  這頓飯,我吃得香甜,吃得實在,吃得還有點陶醉,感到的是一種內心的滿足。

  我不想把這樣的事情歸類於「憶苦思甜」,而寧願將之視為「不忘鄉愁」,因為從根本意義上說,在當今的中國,一度盛行的「憶苦思甜」已經沒有了實際需要,過去用以「度饑荒」的食材如今身價又多已大變,人們沒有必要通過「思苦」來感受今天的「甜」,而「鄉愁」既是不應該忘卻的「歷史」,又是人生感情的永恆寄託,永遠可以給人以憶念、提示和遐想,在任何時候都不可或缺。

  說實在的,我在為完成工作任務走南闖北的數十年裏,不僅走訪過全國的所有省、市、自治區和特區,包括還沒有統一的台灣,還在世界上的三十多個國家工作或進行過訪問,嘗過中外多種風味。類似的經歷,讓我在吃的問題上,不吹噓地說,可以算是個「見多識廣」的人物,也真的有不少「心得」。工作期間每次以主人的身份宴請賓客時,我都會針對客人的情況給廚師列出菜單,產生的效果都很不錯。退休近二十年來,每逢同事、朋友聚會,無論大小,我多被「指定」或「推舉」為「點菜人」,因為多數認識和了解我的人都把我看成為「美食家」。

  我經常同家人或朋友談論,人總是要吃飯的,時代、地點和條件的不同,決定吃的飯菜內容、品質和方式的差異,需要的是客觀、平和和接納的態度,沒有必要去刻意追求。對於過去,特別是經歷過的困難,則以不要忘記為好,因為對它們的經常回憶,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社會的變遷和進步,激勵和鼓舞人生的勇氣,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和創造生活。

  人常說,越老越容易思念過去,越容易回憶起兒時的人生細節。我再一次體驗到這種傳統結論的真實性和科學性,並且相信它有讓人「情不自禁」的屬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