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看《三生》劇,逢桃花季/劉淑萍

時間:2017-03-28 03:16:01來源:大公網

  圖: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由多位當紅演員主演 資料圖片

  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講述了在美麗桃林背景下衍生出的三生愛恨三世糾葛的愛情故事,以唯美的神話意境詮釋了生死不渝的人間愛情。一時間,「十里桃花」引起人們無數的聯想。

  劇中,桃花林無疑是愛情的發源地,而在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桃花則是美好生活的象徵:「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說的是有個漁人打魚時遇到一片桃花林,眼前的美景讓他十分詫異,他便繼續前行,一探究竟。後來,他看到了整齊的房舍,肥沃的田地,桑樹竹林、雞鳴狗吠,人們在田野上耕種勞作,老人小孩個個安逸舒適,完全不同於現實生活。這便是人們嚮往的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世外桃源。

  那種情景,當然是陶淵明脫離實際的空想。他曾有「大濟蒼生」的志向,性格耿直,廉正清明,但眼見晉王朝腐敗荒淫,內部傾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便對現實極度失望,又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於是,他選擇了逃避。公元四○五年,僅僅當了八十一天縣令的他辭職返鄉,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然而「心遠地自偏」的他「猛志固常在」,國家大事仍時時裝在他的心裏。公元四二○年,劉裕廢了晉恭帝,次年用毒酒殺害之。陶淵明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強烈不滿。但他無力改變這種社會現實,只好借助寫作來抒發情懷。《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陶淵明通過塑造一個與污濁的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此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桃花源記》中,那種世外桃源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而清代劇作家孔尚任則將桃花與國家大事民族興亡相聯繫,這便是戲劇《桃花扇》。明末復社名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見鍾情,二人互贈題詩扇並約定婚事。但香君得知婚事費用皆出於奸黨餘孽阮大鋮,立即下妝退還。侯方域因此遭阮大鋮陷害外逃,李香君也被強迫許配他人。迎親時,香君堅決不從欲自盡,跳樓不成又撞牆,噴湧而出的鮮血濺到了侯方域送給她的定情摺扇上。侯的朋友楊龍友聞訊趕來,這位獨具匠心的藝術家用畫筆將詩扇上的點點血跡畫成了一樹桃花,配以墨色枝葉,世上絕無僅有的血色桃花扇就這樣誕生了……作者通過「血染桃花扇」這個震撼人心的情節,賦予一個尋常愛情故事以令人動容的傳奇力量,一位美麗剛烈、敢愛敢恨具有高尚民族氣節的奇女子躍然紙上。

  然而明朝滅亡後,侯方域很快俯首成為大清臣民,背逆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背離了香君的痴情。侯在收到友人傳遞的桃花扇後輾轉奔波才與香君相遇,經道士點化,二人在國破家亡的遺恨中拋卻兒女情長,雙方入道。

  《桃花扇》是一部通過寫男女之情來反映亡國之痛的歷史劇,作者將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悲歡離合同國家興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悲劇的結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傳統模式,使得男女之情與興亡之感都得到昇華,而血染的紙上桃花也成了氣節和風骨的象徵。

  看《三生》劇,恰逢桃花繽紛季。神話故事寫的還是人間情愛和世相風情,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俠義精神的呼喚,「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卓文君致司馬相如的名句,挽救了自己的婚姻,也成為後人的追求。今天,我們不奢求「三生三世」,活在當下,只求這一生一世的幸福美滿就好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