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有效慈善/純 上

時間:2017-03-25 03:16:06來源:大公網

  二○一六年底,深圳女孩羅一笑患上白血病,其父通過微信募集愛心捐款,過程跌宕起伏,爭議頻發,直到女孩不治身亡還餘波未平。二○一五年,南京女童柯蕾患脊索瘤,家人通過網絡求助,將她送到美國就醫。同樣是起初人人相助,之後質疑「詐捐」,群情洶洶,未有寧日。

  大多數人看到他人的不幸都會心生惻隱,慷慨解囊。但怎麼才能讓你的慈善之舉達到最佳效果呢?英國牛津大學哲學教授麥凱斯科爾(William MacAskill)結合倫理學與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在《更好做善事》(Doing Good Better)一書中提出了「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的概念:即,募捐者應該依靠詳實證據和嚴謹推理找到能讓自己的捐贈創造最大善果的途徑。

  作者認為我們出手相助前應該先問自己五個問題:一)多少人會獲益,會獲得多大好處?二)這是我能做的最有效的事嗎?三)這件事之前是否一直被忽視?四)如沒人相助會發生什麼事?五)項目的成功機率如何,成功帶來的結果有多重要?此書前半部分用大量圖表、故事闡釋這五個問題,後半部分則展示如何用「有效利他」原則解決具體問題:怎麼參與募捐,追尋何種職業生涯,支持哪個公益事業等。

  作者提倡,首先要用「快力」指標(QALY,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評估慈善事業。「快力」概念最早由經濟學家提出,通過考量某項舉措如何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來評估健康項目的成敗。他認為,這項指標也適用於評估善舉。比如,比較兩個援助非洲的項目。一個在河邊裝上特製的旋轉木馬,希望通過兒童遊戲產生的動能取水。另一個則為學齡兒童發藥打蛔蟲。前者當年名聲大噪,獲得政要和大公司資助,善款數額巨大,結果卻令人失望。後者聽來庸常,但物美價廉,有效解決了非洲兒童健康、教育方面的大問題,讓他們日後成為自立自主的人生贏家。

  同樣,作者還通過具體例證揭示:為自然災害捐款不如支持長期有效的健康、教育項目;日本海嘯與海地地震的後果不同,我們該給長期被忽視的窮困地區而不是自身實力雄厚的國家捐款;援非項目的確給當地造福無窮,儘管現在非洲依然存在嚴重問題;有錢人捐款比醫生親力親為救人更多;美國選舉、全球氣候變暖這樣的高風險項目,就算明知個人力量微不足道,難以扭轉乾坤,我們也得積極參與、努力干預,因為做比不做好,「不作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遠遠高於「作為」付出的代價。

  接下來,作者用這些原則指點大家怎麼挑選最有效的慈善項目和最高效的工作。對前者,我們必須考量該項目的具體使命,收支盈虧,實踐效率,資金積聚各方面的可靠證據。對後者,我們該斟酌自己是否適合這個工作,個人工作可能造成的影響,這項工作對自身日後成長的影響等。他本人就不僅著書立說,還建立了兩個非營利性組織實踐他的理論。

  麥凱斯科爾「有效利他」原則的根本是提倡理性分析,反對感情用事。如,他反對因親人罹癌病逝就只支持癌症研究的「非理性」選擇。此書可能對慈善機構、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士有振聾發聵作用,但普通人實行起來不無困難。因為人從根本上說是感情動物,出手行善時容易跟着感覺走,要時時理性恐怕很難。科學家也發現,做好事獲得的道德快感與對物質回報的追求由人腦不同的部分主管。

  不過,根據大數據分析,年均收入五萬二千美元者就屬於世界最富裕的百分之一人口,二萬八千美元就是世上最富的百分之五人口。哪怕你生活在美國的貧困線上,年收入一萬一千美元,那你也比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富有。富裕國家的人民每捐一元,貧困地區人民就能獲得百倍收益。慈善募捐,除了理性選擇,也要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激情和勇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