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紀錄片課/張 泠

時間:2017-03-19 03:15:48來源:大公網

  每周一晚上上完「紀錄片歷史與理論」課都很興奮,因為課堂討論氣氛非常好。有充滿求知慾和正義感的學生是幸福之事,儘管我強迫年輕人們看老電影:前兩周都是無聲紀錄片,而前七周都是黑白紀錄片。

  下課時學電影製作的學生B來找我討論電影聲音,他認為帕爾‧羅倫茲(Pare Lorentz)的《大河》(The River, 1937)聲音使用太糟了。的確,本片男性旁白解說鋪滿全場,幾乎從頭至尾的音樂也缺乏節奏的設計感。總體來說,歷史意義大於電影價值:羅斯福新政時期支持的左翼紀錄片創作,關注美國底層人生活。

  我說我知道你們平時都看新的紀錄片,逼迫你們看老電影沒問題吧?他說,沒事,我們不都活得好好的嗎?看看紀錄片怎麼發展到今天的,挺好。我說看你們討論得那麼熱烈就放心了。

  有一周主題是號稱「紀錄片之父」的約翰‧葛里遜(John Grierson)和三十年代英國紀錄片運動,放映的幾部紀錄片中包括卡瓦爾康蒂(Alber to Cavalcanti)的短片《採煤場》(Coal Face,1935)。下課後年長的旁聽者S激動地告訴我,他父親是蘇格蘭移民,從前在蘇格蘭是礦工,片中拍攝的,就是他父親當時的工作場景。他自己從來沒看過此片,回去要分享給妹妹。我聽了非常感慨。紀錄片在八十多年後仍與個體的、家族的、國家的記憶和歷史發生直接關聯,這就是紀錄片的價值之一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