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清亮明潔花卉展/祝 之

時間:2017-03-19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大會主題花—玫瑰/作者供圖

  三月十日星期五,早上未到九時,維多利亞公園正門外有了「陣勢」。

  「香港花卉展覽二○一七」首天的展覽,祝之踏足此地,滿以為自己很早到來。不是麼?這天的展覽時間,是朝九至晚九嘛。大門未開,門外已分了幾條左彎右曲像八爪魚的長隊,這邊的一條隊是八達通付費的,那邊的一條隊是六十歲以上長者的,最後面的一條隊是現金付費的,人雖不少,卻是井然有序。這些人真是急不及待要觀花顏啊!

  大門準九時開啟,人們急步魚貫進場。在一個近大門的花圃前面,「唔該、唔該」之聲不絕,幾個長者取得自覺有利的拍照位置,但又不想有「閒雜人等」擋鏡頭,便禮貌地請這些人暫且一讓。但是,你視此為有利陣地嗎,我一樣覺得這位置最適合我,你想拍時我也想拍。一個女長者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原因是她帶備了大鏡頭照相機和腳架,調好了自拍,等待機器於限時數秒內咔嚓之聲,直當那「唔該」之聲為耳邊風……

  都是「花的粉絲」的長者呀!既不必上班,又免費入場,相約好友,拍、拍、拍的,不亦樂乎!

  這個由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要贊助,其他尚有二十個機構贊助的香港花卉展覽,於每年的婦女節前後推出。一九九九年及之前,由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合辦,每年輪流於新界沙田公園及港島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兩局後來遭政府「殺局」,二○○○年改由康文署每年固定在維園舉行。

  如果以為這天並非假期,來者多是長者的話就錯了。舉目所見,穿着校服到來的學生倒也不少,他們多由老師帶領,在萬紫千紅的花海中寫生。一個面對着天堂鳥花在畫紙上純熟地用鉛筆畫着的小女生對祝之說,她畫的是水彩,先起草,後着色。她習畫六年,每天花三個小時練習。她並且不厭其煩地告訴祝之:畫畫不一定要畫得像實物,你心中想怎樣畫就怎樣畫。

  畫畫是一種藝術治療,愛畫畫的人,心中愉悅難以形容,每個畫畫的人內心都有自己認為最美的畫,畫畫所得到的滿足感,便是樂觀情緒的培養。花卉展給青少年多了一個陶冶性情的好機會,過剩精力得到恰如其分的發泄。祝之看到當中的真、善、美。

  好些外傭、老人院和療養院的職員、社工,推着坐輪椅的殘疾人士、不良於行的長者。老弱暫忘病患之苦,花卉展也是間另類「醫院」。還有年輕媽媽推着嬰兒車到來……十時許,人山人海,「車」來「車」往,水泄不通啊!

  耳際傳來操着普通話的聲音,此起彼落,特地來遊花卉展的內地旅客真多。祝之向兩個舉止斯文、正在玫瑰花棚前面拍照的內地母女介紹,今年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花卉展比過往更熱鬧。今年的花卉展主題是「愛.賞花」,主題花正是玫瑰,這對母女選對了主題花,在那兒擺甫士取景,良久不捨離去。

  花卉展有專頁介紹:中國人按植株形態和生長特性,把玫瑰分為薔薇、玫瑰和月季三大類;西方人則把這三大類統稱為玫瑰。人們賞花之餘,也長了知識。

  多個參展攤位中,上海植物園值得細意欣賞。這是個曾獲最佳設計大獎的園林景點,糅合了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沿口綠化、棚架綠化四大類立體綠化方式,令人眼前一亮。

  香港與內地的眾多緊密文化聯繫中,年度花卉展是重要一環。

  令人更為炫目的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標誌的花圃前的鬱金香花海,吸引拍友們聚攏,大小、長短鏡頭密密麻麻,是花海之外的另一景致。維園花卉展,雖是人工擺設,但物料盡是盛放鮮花,倒也清亮明潔。花與人,結的是淳樸緣,清新之人來清新之地,有洗盡鉛華之態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