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微信上廣傳的圖片實在令人汗顏,不知是哪個省掛出些粗口標語,對某外企表達不滿,更有一群身穿店員服的女人,手執同樣的粗口橫幅。我懷疑此作法是某傻瓜男人所策劃,因為那些污言穢語都不該是女人使用的,女人們或許只是一時糊塗,跟着犯傻。
與此同時,又看到一段北京地鐵車廂內的視頻,一少年以污辱女性的髒話不斷辱罵兩名外地女子,並推搡搶奪她們的手機。視頻少年事後遭「人肉」,他辯稱有人糾纏他,要求「掃碼」(掃描二維碼)。
二十萬網友的關注驚動警方連夜工作,找到了那位十七歲少年及兩位年輕女子。女子是「掃碼創業」者,自稱做營養早餐,當向該少年推廣微信公號時,因其玩遊戲被打擾,便引發上述一幕,少年「出口成髒」兩分多鐘。
許多北京人因此大為不安,說該少年口音肯定不是北京人,北京人的家教也不會教出這樣的孩子,也有網友對車廂裏無男人挺身而出制止少年的可恥行為而悲哀。哪個民族都有粗言穢語,罵人誰都會,不足為奇,但在公眾場合以大幅標語罵人,或語言表達中大部分是髒話,且出自未成年人之口,類似做法不僅有損本民族形象,也有損為人父母者的顏面,實屬不應該。
縱然對方所做之事令人憤慨,我們更需要冷靜,想出對策去應對,而不是蠻橫咒罵,出出氣了事,尤其是成年人,不要髒話隨口而出,自己做蠢人不算,還帶壞了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