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共用單車為城市增色/延 靜

時間:2017-03-17 03:16:02來源:大公網

  最近,在北京大街小巷,幾乎都能看到共用單車,橙色、黃色、藍色,五彩繽紛。年輕男女,身着時尚服裝,輕快地騎着單車前行,好像城市年輕了不少。據說不止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成千上萬輛的共用單車,好像一夜之間也從地下冒了出來。

  所謂共用單車,是由私家公司承辦、最近出現在社會上的共用自行車,任何人都可租用,收費低廉,使用方便,公司通過網路掌控。看着各式各樣的共用單車,我不禁回憶起我與自行車的情緣。我工作的大半生,可以說是與自行車為伴度過的。

  我學騎自行車很晚,是上大學之後。我小時候也很羨慕小夥伴學會騎車,但我們家沒人會騎車,沒有車讓我學。更重要的是,母親不讓我學,怕不安全出事。上大學後遇到一位熱心的同學,他把他的自行車借給我學,還在大操場上跟在我後面保護我。沒幾天我就學會了騎車,之後在校園裏練了多日,就上馬路了。一天我騎車回家,把母親嚇了一跳。我對她說,不要擔心,我會注意安全的。

  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工作,連續二十多年,我一直與自行車為伴。當時的北京交通不發達,公車線路不多,地鐵只有一條線路,上班、下班只有靠騎車,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風雪交加,騎車從未間斷過。也許我能活到八十幾歲,與那時的騎車鍛煉不無關係。

  騎車出行倒也方便。當時我的父母、妻子的父母還都在世,又都不住在一起,我們去看望他們,一般都是騎車去。女兒出生後,一次在幼稚園生病,不讓回家。幼稚園離我們家很遠,但我們當時都年輕,星期日又趕上秋高氣爽,於是我們就騎車去了幼稚園看女兒,記得路上還經過了天安門,欣賞了它的威嚴和雄姿。

  女兒長大上學,騎車還有一段趣聞。上世紀七十年代,交通法規規定,騎車不准帶人。一天我送女兒上學,為了趕時間,看路上沒有警員,就騎車帶上女兒。但沒走多遠,就被突然出現的警員發現,捱了批評,還好沒有罰錢。還有一次夜裏回家,我騎車帶着女兒,一段路沒有燈,我就摸着黑往前騎,沒走多遠,女兒說她的書包掉了,我趕忙調頭往回騎,突然「咯噔」一下壓到一個東西,拾起一看正是她的書包。

  這些都是往事,不過現在回憶起來很有意思,也承載着我對自行車的情懷。改革開放後,北京發展很快,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公交、地鐵發達便利於人們出行。我和妻子五十多歲後出國工作,把騎了多年的自行車就留給女兒女婿,但他們沒騎幾年就買了汽車。

  不過北京人多,至今騎車上下班的人還不少,這次共用單車的出現,便宜方便,滿足了人們的需要,受到普遍的歡迎,也增添了城市的一道美景。

  周末在修葺一新的護城河邊散步,青年男女騎着共用單車,輕快地從身邊掠過,我心想他們為什麼周末還上班,但很快我否定了自己想法,意識到他們是在鍛煉身體,享受和煦的春日陽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