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編織的最初記憶,是在孩童時期。那時,看到大人以四根棒針為工具,手指繞線,靈活自如地如穿梭一般,讓人眼花繚亂,不大一會兒,就織出一大片,心裏羨慕得很。於是,找來一些零碎毛線,躍躍欲試。沒有棒針,就把家裏吃飯用的竹筷用刀子削至棒針差不多粗細,再用細砂紙仔細打磨,直到手感光滑為止。然後,央求大人幫忙給起個頭,就笨手笨腳地開始了編織。小孩子總歸沒有耐性,只是圖個新鮮,一個星期不到,新鮮感就消失了。我的編織品─一條細細的如腰帶寬的線繩子,可憐兮兮地沒見天日就被扔到了某個角落。
後來,上學讀書,閒暇時間便有了更豐富的內容。編織夢,早已被我拋到了腦後,成為與我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走上社會,無聊之餘,看到嫂子每天不停地織呀織,彷彿把我的編織蟲給織出來了,禁不住心裏癢癢的,只想一試身手。在嫂子的指點下,很快,一條像模像樣的毛線褲完工了。我欣喜,開始樂此不疲,再學着織上衣。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穿上了自己親手織的那件粉白色的毛衣。此後,一發而不可收,空餘時間,變身為「織女」,給父母織,給姐妹織,給鄰居織,給同事的孩子織,織得不亦樂乎!
談戀愛了,送他什麼好呢?手織的毛衣毛褲啊!工薪家庭,條件有限,講究的是實惠。寄情於千針萬線,也不失為一種浪漫。於是,馬不停蹄地買來毛線,見縫插針地日夜加班加點。
孩子出生了。幾套顏色各異,花樣不一的小小的毛線衣褲是媽媽送給她的見面禮。
記憶裏,每年,除了炎熱的夏天,一年三季都有織不完的毛線活,一件上衣,一條褲子,一頂帽子。以千針萬線,編織無數個愛,溫暖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
歲月流逝,終於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可是,我偏偏又不可遏制地戀上了電腦,戀上了看書碼字。所幸,現在生活好了,已經很少有人穿手織的毛線衣。商場裏現成的既好看又不貴,成了多數人的選擇。偶爾看到有人懷抱毛線手指靈動不停地織呀織的,也絲毫不吸引我的眼球。又一次把編織拋到了腦後。也許,這一次,是永遠的與之絕緣。
看到衣櫃裏我親手織的衣褲,靜靜地躺在最底層,已經有好多年不被青睞。或許,它們在我的生活中終將成為歷史。
莫名的戚戚然,不由得深切懷念起那段編織的歲月。在那些逝去的時光裏,我用勤勞的雙手編織了親情,友情和愛情。忽然覺得,我編織的不是衣服,而是我的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