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兩代關係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網絡圖片
除卻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社會醫學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心理疾病的診斷及醫治相較於生理疾病,難度更高,復發機率亦更高。
社會醫學專家王雪萊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往往受其家庭的影響。一個家庭中,父母的自身性格、行為會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遺傳」給子女。而父母任何一方的角色缺失,容易使幼齡的子女產生情緒問題,最為明顯的是焦慮。
此外,父母關係不和,夫妻任何一方對另一半的否定,也會令子女產生不安、煩躁等不良情緒,且這種不良情緒會長期影響子女與外界的溝通,以致影響子女未來的性格形成,甚至造成嚴重的性格缺陷。
在此問題上,父母須妥善處理好夫妻間的關係以及與子女間的關係。即使夫妻二人無緣再一起生活,也應盡量避免在子女面前爭吵且相互責罵。
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方式,也是影響子女未來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過於強勢,子女的性格容易膽小怕事;若父母經常幫子女作出抉擇,子女在事情的選擇上則容易感到慌張徬徨;對孩子過分依順溺愛,會使子女性格相對囂張。
一個人的性格會影響其一生。和諧相愛的家庭環境以及對子女適度的關愛,是子女成長的最佳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