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個生命的誕生,將為一個家庭帶來希望與歡樂/資料圖片
編者按:香港出生率低致人口老化,有些夫妻不是不想生孩子,卻因種種原因無法成孕,而試管嬰兒將是這些夫妻在遺憾中的一點希望。今期由註冊中醫師撰文,縷述試管嬰兒的成敗關鍵。/註冊中醫師 關富健博士
我這次隨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到深圳一所較具規模的輔助生育醫院參觀交流,認識了黃國寧教授,他目前已為內地超過200家輔助生殖單位就IVF(體外受精)實驗室設計進行過技術指導。黃教授還說IVF實驗室的空氣品質控制,尤其是控制IVF實驗室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濃度,更是試管嬰兒成敗關鍵的重要環節。
在輔助生殖助孕治療過程中,IVF實驗室作為配子準備、卵母細胞體外受精、胚胎培養以及移植的載體,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由於目前體外培養環境,還無法完全模擬女性輸卵管及子宮內條件;另一方面,早期胚胎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很低,因此在進行IVF實驗室設計時,須盡量減少外界環境以及實驗室條件對配子或胚胎的影響。
前期工作是成敗關鍵
試管嬰兒能否成功,還涉及包括顯微操作室、胚胎冷凍室與胚胎培養室進行單獨的設計。一方面,減少人員走動導致顯微操作的震動,以免損傷胚胎;另外,減少各個區域交叉作業可能增加的風險;同時也可減少胚胎培養室的面積,縮短胚胎暴露於二氧化碳培養箱外的時間。IVF實驗室「品質控制」概念,就是通過比較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以及胚胎種植率等參數,對IVF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人員操作等進行品質控制,以提高IVF實驗室技術的穩定性。有很多人未必完全知道,在整個輔助生育技術的過程當中,所涉及的人員以及這異常複雜的前期工作,真的不少。最後,由醫生一對手把準備好的一切放入子宮內。試管嬰兒的成敗,關鍵在於前期工作。
環顧鄰近地區生殖醫學的發展,包括泰國、台灣、日本及美國,除了美國以外,其他三個地方的收費都比香港平,而在IVF實驗室設計的水平上也較香港先進,香港人最常選擇到以上地區去做輔助生殖技術,也不無原因。以我個人認為,最走漏眼的反而是最靠近我們的內地。我和一名香港婦產科專科醫生朋友親身站在內地的輔助生殖醫學實驗室,觀察他們是怎樣運作。他們的輔助生殖實驗室工作人員就好像一支軍隊一樣,各司其職,由收取精子、取卵、檢驗、培養、放胚胎等,井然有序得如一隊精兵。看看數據,二○一五至二○一六年,6382名35至38歲婦女的臨床懷孕率多於六成,着床率約有四成,有這樣的成績,可說已遠超香港的技術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人在輔助生育過程當中,很多時會使用到中醫藥、針灸等等。在內地甚至世界上,中醫藥正處於積極使用階段,反應正面,在外國人眼中,中醫藥更是積極開發研究的板塊,潛力無限。
中西醫協作提升成效
內地輔助生育中心的西醫會主動叫子宮及卵巢功能上較差的病人,去接受大約兩至三個月的中醫藥及針灸治療,發揮協同作用,改善子宮及卵巢血液供應,提高子宮內膜血流。輔助生育中心的西醫會用超聲波觀察接受中醫藥治療後病人的子宮內膜、子宮與卵巢動脈阻力,以及子宮內膜與內膜下血流分布的變化。子宮卵巢的血流在胚胎着床時期的變化,可反映出子宮內膜發育與黃體功能的情形;當病人子宮血流在時間上有較晚達到理想情況時,會妨礙胚胎的着床。
在輔助生育中心一名較有經驗的西醫說,一些病人的子宮及卵巢在「器質上」有病變,如輸卵管閉塞、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病人,宜先接受手術治療,但一些功能上的問題,中醫治療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改善子宮內膜血流。可惜,香港有部分西醫對中醫藥十分抗拒,有病人曾經告訴我,她去西醫接受檢查時,表明正在服用中藥促孕,她的西醫未有了解清楚病人正在服用什麼就說「中藥」會擾亂她的月經周期。中西醫思維上的不同,將影響香港輔助生育領域的成功率。
然而,使用中醫或針灸調控血流變化的機制,卻是相當的複雜,女性的年齡、荷爾蒙濃度的變化、針灸刺激排卵等,對於子宮內膜生長與血流的變化影響,都要考慮。生殖過程不應該被視為固定的現象,而是隨着不同個體的情況,不斷的變化與調整,以適應其生理機能,中醫藥就具此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