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角咀廟會有聲有色

時間:2017-03-07 03:15:58來源:大公網

  圖:晚上舞夜光龍表演/主辦方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陳惠芳報道:大角咀區本來是個人口老化的地區,隨着新樓、酒店的落成,老化中添了新境象。前日(三月五日)於大角咀舉行的大角咀廟會,活像大型嘉年華,場內設有不同中國文化特色的攤位,還有時裝、歌唱表演,千人盆菜宴,晚上更有長五百呎的夜光龍表演,為人們帶來不少歡樂。

  大角咀廟會的歷史,可從二○○三年說起。當年「沙士」打擊了香港的經濟及旅遊,而大角咀是一個人口老化的社區,滿布舊式住宅及工廠大廈,除了一所洪聖古廟,區內缺乏吸引訪客的景點,故油尖旺民政處向旺角街坊會建議以廟會形式創造一個節日。從二○○五年起,該會在每年三月第一個星期日便舉辦大角咀廟會,冀能創造一個地方節日,藉此凝聚社區動力,並借此弘揚中國文化,提高市民及遊客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前日的大角咀廟會,封了整條福全街,從早上十時開始市民絡繹不絕進場。不少外國遊客還穿上清朝服裝,不少市民爭相和他們合照。據負責接待外國遊客的Apple表示,有一對夫婦於去年初次出席廟會,今年再舊地重臨。另一批則是交流生,初次穿清裝的他們感覺得意。而另一位居於大角咀的年輕人,帶了兩位朋友到來。該年輕人外表斯文,惟穿上太監服飾就變得調皮了,吸引不少市民和他合照。

  廟會舉行期間,福全街每個入口處都有金獅和鑼鼓,入門口時大家都打一下鼓,鑼鼓喧天,令人精神一振。場內的攤位,其中一個是西九文化中心,攤位以介紹西九文化中心設施為主,又於現場派發鏡子小禮物。工作人員稱,政府對西九宣傳還是有所不足,故去年開始便在油尖區的社區活動設攤位,希望多些人認識西九。至於舞台上的時裝表演,模特兒承傳中國文化穿上裙褂,吸引很多「龍友」拍攝。

  約六時左右,千人盆菜宴開始,高潮就是舞動夜光長龍。整個廟會活動富中國文化氣息,吸引遊人,增強社區凝聚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