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好雨知時節\翟傑

時間:2017-03-06 03:15:52來源:大公網

  四季之中,最愛春天;春天之中,尤喜春雨。對於春雨的描寫,首推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雨是可貴的,但它的可貴並不僅僅在於「貴如油」,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知時節」。

  雨和雨是不一樣的。冬天下的是「冷雨敲窗、落地成冰」的凍雨,下着下着,冬天似乎更加嚴寒了;秋天下的是「淫雨霏霏,連月不開」的綿雨,多少人在秋雨中觸發了自己的憂思;夏天下的是「宛若瓢潑、一泄如注」的暴雨,它說來就來,甚至讓人猝不及防,很可能在你某次外出時淋你一個措手不及,我們不是經常看到夏天的路上,人們在雨中「抱頭鼠竄」嗎?有時候一連幾天無休無止,甚至還會給世間帶來災難。春雨則不同,它是點醒春天的雨,它帶來的是屬於春天的綠色,春天的滋潤,春天的蓬勃。一年之計在於春,花草樹木以及農作物最渴望的,莫過於一場及時有效的春雨降臨了。而春雨呢?彷彿就在回應世間萬物的期盼,在最需要它的時候,它便悄然而至,而且毫不張揚,帶給我們發自內心的歡愉。四季的雨中,唯獨春雨明顯「得寵」,由此看來,知時節,是多麼重要。

  做人,也應該具有春雨的品格─知時節。知道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那次,與朋友一起到飯館就餐,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一盤菜沒有炒熟。服務生過來了,我剛想回饋意見,朋友搶先一步:「這盤菜有些涼了,麻煩您讓廚師再給加熱一下。」對方一看菜的顏色,立刻明白了,馬上將菜端回了後廚。結帳的時候,老闆非要給我們打折,用他的話說,感謝我們照顧他的生意,沒有當着其他客人的面給他下不來台。我後來想了想,朋友不着痕跡、潤物無聲地化解了尷尬,他的做法就是「知時節」。

  我住的是一棟老式的居民樓,隔音效果很是不好,如果豎起耳朵來,樓上走路的聲音都清晰可聞。一到晚上八點鐘,我就告訴女兒,樓下的爺爺睡覺早,這時候走路一定要輕,板櫈等物件也不要輕易挪動,不然會攪擾了別人。讓我高興的是,現在全家人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一入夜,電視的音量就調到小分貝,走路也是輕抬慢放。每次相見,老人家都一臉地感激。

  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微信朋友圈?其中一個「可見」功能,讓人有了更多的空間。或許某條狀態不適合一些人看見,又或許某條消息只想讓某些人讀到。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可見人群,也是「知時節」。

  與朋友聚會,其中一位女性朋友雖結婚多年,但始終沒有自己的寶寶。大家心照不宣,從來不提和孩子有關的話題,用另一位朋友的話說,我們不可以用自己的幸福刺痛他人。

  然而,卻有一些人,拿着「毒舌」當個性,動不動「語不驚人死不休」。把別人的缺點或短處當笑料,將人說得尷尬萬分,自己卻還能面不改色地當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甚至一臉的優越感。他們的存在,給人帶來的,不是春雨般的滋潤,而是寒雨般的刺骨。如此「不知時節」的人,讓大家避之唯恐不及。

  還有一些人,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權利,自覺「時節」已到,便開始動了歪心,起了邪念,或惶惶不可終日,或東窗事發身敗名裂,最終淪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惹人譏笑。

  有位同事,喜歡嚼口香糖。那次,去參加一個葬禮,大家發現她在鞠躬致意的時候,口中仍然嚼動不止,頓時讓人心生厭惡。

  願你,願我,都能如春雨般潤物無聲,在最恰當的時節裏,給別人播撒最舒心的甘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