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楊善深夫人劉蘭芳展畫作160幅

時間:2017-02-25 03:15:47來源:大公網

  圖:畫家劉蘭芳,其旁作品為《冷月寒梅》 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中國畫講究的是畫由心生,所謂「受之於眼、遊之於心、得之於感悟。」藉此形容嶺南派畫家楊善深夫人劉蘭芳再適合不過。由春風畫會主辦「劉蘭芳畫展─楊善深夫人草堂畫語」正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展期至後日(二十七日)。展出畫作盡顯劉蘭芳對人生之感悟、對大自然之謳歌、對社會問題之揭示。

  人生感悟抒諸筆端

  劉蘭芳幼承庭訓,性好自然,以自然為師,以心為法。上世紀七十年代邂逅楊善深,締結連理,三十載亦夫亦師,甘苦與共。楊善深於二○○四年仙逝,劉蘭芳傷痛之餘,仍堅持作畫,筆耕不輟,偶有所感,即寄情丹青,抒諸筆端,提倡於畫作中再現人生哲理和感悟。

  是次展品涵蓋一百六十餘幅,畫風淡雅、構圖雋逸,無論山水、人物、花鳥,均表現畫家個人風格,以及藝術家本人的人生經驗,例如作品《梅林幽居》,劉蘭芳創作詩歌形容作品為:「橫枝舞飛雪,香霧浸孤山,筆底羅浮夢,揮墨展仙顏。」畫中紅梅開得絢麗,卻生長於一片清冷山澗,令人想到人生遭遇的坎坷,孤寂及鬱鬱不得志之境況。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劉蘭芳曾於一場大病後創作《覺─鏡花水月》,作品中兩株花開正盛的牡丹,與水中月的倒影交相輝映,畫面理性而清冷,劉蘭芳道:「這幅畫作反映的正是我當時的心境,人生無常,未知災禍何時不期而至,紅塵種種,好似鏡花水月:『欲撈明月月無骸,一覺紅塵竟是空。』」她又以描繪古人生活圖景,或者動物相處模式,抒發個人生活感悟,恰如作品《晚境》和《貓─伺》,「前者我以畫中獨自行山的老者比喻晚年生活的孤獨,後者我以貓伺機而動捕殺雀鳥說明自然界也與人類社會一般存在恃強凌弱。」

  畫作揭示社會議題

  在田園生活和詩人系列當中,不論是描畫農人,抑或是表現古詩和古代詩人,劉蘭芳尊重自然本源和人物神態,「我喜愛寫生,行走在農人居住之處,他們辛勤忙碌,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繪畫詩人亦要講究章法,須考慮每一位詩人的氣質和代表詩作特點。」他人作畫,多考慮構圖造型,劉蘭芳則在此基礎上,更以畫作呼籲人們關心社會議題,諸如以畫筆勾勒北極融化後的冰層,以及被砍伐的樹樁等。

  畫家尤喜山水,每有會意,便欣然前往,寫生作畫之時,更是廢寢忘食,「創作時,我會將自己代入畫中山水,令自己神遊於山水之間,自得其樂。」今次展出《蘇州虎丘塔》,為劉蘭芳融合楊善深潑墨技法所作,雖有吸納,她更想畫出自己的風格,在其他山水畫作中,她即打破傳統,以線條描繪及勾勒山水,充滿現代繪畫特色。如何評價先夫楊善深對自己的影響?劉蘭芳坦言:「作為學生,其實我並不十分喜歡臨摹他的畫作,我更想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並在承傳楊善深技法的同時能有所創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