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海峰嶺:「非遺」蘊含人類歷史進程

時間:2017-02-21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海峰嶺行走不同國家和地區,為推廣「非遺」不遺餘力/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近日公布建議十個項目列入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代表作名錄,並舉行公眾諮詢活動。這令本地「非遺」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海峰嶺於二○一四年開始於香港設立辦事處,推廣中國藏族史詩《格薩爾》、中國蠶桑絲織技藝、蒙古族長調民歌、西藏唐卡等多項內地「非遺」項目,建造內地和香港「非遺」的交流橋樑,令港人了解和欣賞「非遺」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

  去年年底,「中國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非遺」名錄。去年六月,香港的「非遺中心」落戶荃灣三棟屋,成為本地「非遺」的展示和教育基地。上述兩大新聞事件均引起內地和香港保育「非遺」的風潮。日前,本報記者與海峰嶺一席話,聽他分享有關「非遺」的傳承經驗及心得體會。

  在過去的文獻當中,大多只記錄了精英階層的生活及文化,而純本土文化的「非遺」內容則很少被記錄,如何傳承和保育香港「非遺」項目,海峰嶺認為向公眾講述「非遺」項目始末只是一個方面,關鍵在於保護「非遺」傳承人,以及加強和內地之間的交流:「香港應挖掘這些『非遺』項目的傳承人,給予他們認定和發揮的空間,並推廣其作品。傳承不應拘泥形式,任何方式都可以嘗試。」

  將「非遺」變成電影作品

  海峰嶺指出,「非遺」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是一種即將要離人們遠去的文明,傳承比申遺更為重要,為令人們更好地認識「非遺」,海峰嶺讓它們「動」起來,將「非遺」變成電影作品:蒙古族長調民歌、史詩《格薩爾》等「非遺」項目均被他拍成了電影《烏胡爾圖輝騰》、《牧歌》,以及《格薩爾》紀錄片等。

  身處現代社會,我們究竟應以一種怎樣的態度去審視本國優秀的「非遺」文化?「『非遺』作為一種即將要離我們遠去的文明,卻不會過時。」近年,海峰嶺致力在香港推廣內蒙古「非遺」文化,堪稱東方《荷馬史詩》的《格薩爾》引起了他的注意。海峰嶺表示:「《格薩爾》是一部傳頌千年的英雄史詩,更是一段發生在草原遊牧民族間真實存在的歷史故事。傳承過程中,形成了說唱、書寫、繪畫、歌舞等多種方式,令這一古老文化得以薪火相傳。」為了令香港人進一步了解這一古老技藝,他在本地成立香港格薩爾圓光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去年,該中心更與中華文化城有限公司、紫荊雜誌社和香江集團在港舉辦展覽,展覽上即有西藏唐卡勉唐派非遺傳承人─卡朵家族第四代傳承人旦增平措的唐卡作品。

  唐卡繪製顏料大有乾坤

  二○一四年,佳士得香港以三億四千八百四十萬港元拍出一幅十五世紀《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如何評斷一幅唐卡的價值,海峰嶺告訴記者:「大部分藏家購買唐卡,為的是從中探究神秘的藏傳文化,本港不少藏家還有供奉需求。傳世量少、大師創作、選用材料都成為決定一幅唐卡價值的關鍵。」現在,很多藏家在欣賞一幅唐卡時,往往忽略繪製唐卡的顏料,其實唐卡顏料亦大有乾坤:「繪製唐卡使用顏料多來自天然形成礦石,諸如珊瑚和綠松石,且製作工藝複雜,依靠家族父子(師徒)傳承,有的甚至是一脈單傳。」海峰嶺表示。

  面對互聯網的衝擊,很多人認為「非遺」傳承難免會受到網絡的影響,海峰嶺以「中國二十四節氣」為例進行闡釋:「『二十四節氣』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文明,互聯網再發展也改變不了『二十四節氣』揭示自然規律的特質。」如今的海峰嶺,往返於中國內地、香港和德國,西藏的熱貢藝術也是他另一個要在本港推廣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在他眼中,所謂「非遺」不僅是一種文化符號,更是人類歷史的進程,其中很多細節反映了中國在不同時期民族間相互征戰、遷徙、融合的過程,以及普羅大眾們的生活訴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