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愛子女,就請伸出援手\徐海娜

時間:2017-02-16 03:15:54來源:大公網

  農曆新年的假期剛剛過去,就驚聞兩起青少年自殺事件,一名十六歲,一名十三歲。新年本來是充滿了希望的,但是自殺少年的絕望透過新聞媒體傳遞給了我們這些仍沉浸在農曆新年的鮮花與歡笑中的家長們。專家們說,自殺的原因很複雜,不可一概而論。公眾可能也無法深究一個人究竟為什麼自殺,因為其中必定涉及許多隱私。但是,有一點,毫無疑問,他們對生活感到絕望了,再也沒有勇氣生活下去,最後只好孤單地死去。

  青少年面對的挑戰多種多樣,既有學業的困擾,也有社交的困擾。但無論發生什麼,假如有人可以和他們一起面對,事情也許就會改觀。正所謂「快樂一經分享就倍增,痛苦一經分擔就減半」,畢竟「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假如在這個世界,有人願意和他們一起渡過難關,也不至於絕望。雖然很多青少年並不會輕易向成人敞開心扉。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們沉默或者反抗,正是他們需要幫助的信號。周圍的成人如果能夠及時接收到這些信號並伸出援手,也許就能令事件不同。

  有人說,不是不想幫,而是那些少年總是拒絕,這令我想起Anne-marie Slaughter的事例。Anne-marie Slaughter曾經是美國國務院少有的地位顯赫的女性高官,她在一篇發表於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說,在一次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主持的晚會上,她小口啜飲香檳的同時,她十四歲的兒子的影像卻在她腦子裏盤旋不去。她的兒子習慣性的不交作業,擾亂課堂秩序,數學不及格,對想幫助他的成人們冷若冰霜。

  她知道這正是兒子需要她的時候。大概這樣的問題,很多父母都會遇到,但是卻少有父母有她那樣的魄力,為了母子關係,主動從權力的巔峰撤退。二○一一年一月她放棄了在白宮的工作,返回了普林斯頓。她曾經以為她在通往權力巔峰的路上會堅定不移,因為那是她所熱愛的工作。

  她回憶起在白宮工作的那個春天,她會在有重要工作會議的日子裏接到緊急電話,她需要坐頭班車從華盛頓特區趕回普林斯頓的家中去處理孩子的事情。除了這些緊急的事件,她只在周末才回家。幾乎整個星期,都是她的丈夫在承擔照顧兩個兒子的責任。這樣的日子讓她感到既艱難又痛苦,尤其是在她的孩子很明確地需要她的時候。是的,當孩子出現問題,就是最需要父母的時候。

Anne-marie Slaughter及時地收到和解讀了這些信號。

  在網絡社交媒體上,有一個孩子這樣說:「回想起以前的考試,即使多不情願也好,也會努力溫習,因為我還在相信,只要努力,便可以考一個好成績,獲取勝利和成功的果實。可是,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把考試當作一回事了,準確點來說,是不再認同它的作用以及用處」。細看他發的帖子,原來他發現父母對待他的態度,完全是根據他的成績變化而變化的。小學的時候成績好,因此得到父母獎勵;上中學之後,因為不適應英文中學的教學,成績大幅下降,父母就對他越來越失望,除了學業成績,沒有任何事可以再引起父母的關心。父母對他失望之後,「他們把希望都放在了姐姐身上,而我只是家中的一名住客,沒有交流」。

  他開始想自己存在的意義,「到底我是什麼東西?是不是一件拿來取悅父母的玩具?」這些話,他們不會向老師、家長和其他師友說起。按道理說,父母應該是孩子們最親近的人才對,為什麼孩子只對網絡上的陌生人敞開心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父母的,如果不努力去試,不努力去愛,就無法打開子女的心門!相比一些擁有健全孩子的父母,一些殘障孩子的父母倒是更加令人欣賞,他們知道孩子的不足和缺陷,不做不合理的期望,完全地接納孩子的獨特性。單純地因為他是自己的孩子而愛他、關心他、守護他。

  父母子女最基本的血緣關係,決定了彼此的相關性和親密性,所以,不要讓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被成績等外在的評價決定,是每個父母應該守住的底線。否則我們生一個孩子來做什麼?他無論怎樣都是一個生命。多了解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給予理解、幫助和支持吧!

  每一個失去孩子的父母心情一定是沉痛的,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一場悲劇。但是成人們的一點反思和努力也許就能為孩子的內心世界帶來陽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