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跟師父修復故宮青銅器

時間:2017-02-15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呂團結為首都博物館複製班簋

  青銅器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有「青銅文化」之稱。她以中國人三四千年前起就擁有的高科技青銅冶煉鑄造技術,以品類豐富多姿、造型精美新奇、紋飾縟麗神秘,乃至鏽蝕斑駁各異,聞名於世。當我們今天在博物館欣賞司母戊方鼎、司母辛方鼎、四羊方尊、馬踏飛燕、班簋、蟠螭紋鑒等「國之重器」時,很少有人知道它們在出土時的模樣。實際上,出土青銅器由於長期埋藏地下,塌陷、擠壓、盜掘、破碎、殘缺、變形,是它們出土時的共同特徵。為恢復它們的本來面貌,就需要一些能工巧匠,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把它們「復活」。/呂團結

  青銅器修復在故宮有着相對悠久的歷史,清朝在內務府造辦處就設有銅作。趙振茂是北京「古銅張派」第三代傳人,1916年出生於河北省深縣,1931年15歲時到前門外「萬隆和」古銅局張文普門下當學徒,修復青銅器,8年後出師,與師弟和師叔成立了以「三合公」為字號的修復古玩舖。

  「古銅張派」第三代傳人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趙振茂受聘到故宮博物院保管部修整組,修復故宮珍藏的青銅器。後來故宮修復廠成立,任銅器組組長。1986年受聘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1987年評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在青銅器修復領域,和徒弟們勇於創新,繼承和發展了青銅器傳統修復技術。這些人成了各大博物館青銅器修復的專業骨幹,我就是其中一員。幾十年,經他手修復的文物數以千計,「馬踏飛燕」和「班簋」等是其修復的代表作。他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精通修復的全面技術,還具有青銅器鑒定辨偽的本領。1988年他撰寫出版了《青銅器修復技術》一書,全面系統的總結了青銅器傳統的修復技術,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修復技術資料。2011年故宮申報的「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複製故宮青銅器走向海外

  我於1980年18歲進入故宮文保科技部(原文物修復廠)銅器室,當時先後來了十幾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起跟趙振茂師父和銅器室先入行的三個師哥(我們也叫師父),學習青銅器複製技藝。1983年故宮與英國鮑沃特公司合作,用三年時間複製故宮院藏三十二種青銅文物,每種製作50件複製品,在每件複製品底部標明「故宮複製」字樣。這是中國青銅器複製品比較集中走向海外的開始,不但給國家創收了外匯,更重要是傳播中華文化。

  當時整個複製流程包括翻模、蠟型、鑄造、做舊等整套工藝都是在故宮完成的,鑄造採用的是矽橡膠翻模失蠟(精密)法。就是用蜂蠟做成器型的蠟型,再用耐火材料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型全部溶化流失,使整個器物模型變成空殼,然後向空殼內澆注用紅銅加適度比例錫,經1300℃高溫熔化成青銅銅液熔鑄成青銅器,冷卻後清除外殼便鑄成器物。青銅器的複製是否逼真和成功,主要取決於器物表面鏽蝕物的製作。做舊是一項專門的技術,它的傳承和發展全憑師徒之間口傳身教,實踐與積累。

  青銅的鏽蝕可分為兩層,一種是緊貼着器胎皮殼,也稱貼骨鏽(行話稱為地子),生成原因是青銅器在不同的地下環境中與周圍多種物質長期發生化學作用,在其表面生成的一層氧化層。地子色澤溫潤質厚,有黑漆古地,綠漆古地,黃漆古黃綠地,灰黑地,白黃綠地,棗皮紅地,紅黃綠地,水銀浸地,翻銅地,灰黑紅糟地,套色地等。第二種是形成於地子上的表層鏽蝕,有貼骨鏽,發鏽,釉鏽,浮鏽,糟坑鏽等。鏽色有二十多種,包括綠、藍、紅、黃、黑、白、紫、灰、土、鹼、沙、章紅、銀朱……每色又分深淺多種。趙振茂師傅在做鏽方面有一手絕活,他所複製和修復的青銅器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他不僅教會我怎樣找地色,怎樣配色,一種顏料與另一種顏料搭配會調配成什麼顏色,加多少會變成另一種顏色,怎樣使用顏色配比,用怎樣的手段和方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樣的技術活。同時還教怎樣觀察分析所要複製的原器物表面的地子,鏽蝕的不同層位和鏽斑色澤的變化順序及生成原理,並特別要求注意每層鏽色變化的輪廓線,鏽斑大小和部位都觀察準確印在腦子裏。

  趙師傅在技術上不僅因人施教,還善於挖掘每個人的潛能。當時我們做鏽是對着原件做的舊,做好舊的青銅器全部由趙師傅驗收。記得我每次做好活讓趙師傅驗收,師父每次都跟我說着同樣一句話:「行,你拿回去吧,再琢磨琢磨」。從來不說「你做得好」、「真不錯」這樣表揚的話。當時不理解,總覺得我做得挺好的還要拿回來,後來在琢磨琢磨中慢慢領會到師父的良苦用心,是讓我拿回去靜下心來回想一下整個過程,總結經驗和成敗得失,為你下次提供借鑒。同時也是想讓我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盡快掌握技術,能獨立工作。

  故宮青銅器修復「絕技」

  1986年,我曾隨師父趙振茂赴山東淄博博物館修復並複製國家一級文物西漢龍紋五鈕長方鏡。

  從此開始,三十年間先後修復過院藏及兄弟博物館送修一二級文物百餘件。包括商司母辛方鼎、虎耳獸面紋方鼎、四羊罍、父乙鼎、獸面紋馬飾,春秋王子午鼎、蟠螭紋鑒,戰國吳王夫差矛、唐虎紋方鏡等。

  修復青銅器要做到四心:細心、專心、耐心、精心。

  細心,就是在破損嚴重的一堆碎片中「找對象,找鄰居」,看茬口、弧度、薄厚、鏽色來拼接成形。整形時要專心,焊接補配時要有耐心,要坐得住。精心就是做舊要精益求精。

  我現在也帶徒弟了,有責任把青銅器修復技藝傳授下去。

  絕技一 再現馬踏飛燕英姿

  馬踏飛燕是中國旅遊圖形標誌,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擂台鎮東漢墓,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出土時銅奔馬已殘缺不全,馬的頸部有1厘米大小的洞孔數個,馬頭及尾巴幾綹鬃毛已脫落,奔馬的三個馬蹄心空着等等。

  趙振茂運用傳統的修復技術,對斷馬的茬口用錫焊法連接焊實,缺失部分用銅塊補配和焊補,對焊縫填補、磨平,紋飾部位用鏨和刻的方法修飾、隨形,馬蹄用土和章丹紅調和製成範土。裝填時要精益求精,既要填實,又要考慮銅馬和飛燕的重心落點,才能達到穩定性站立起來。馬踏飛燕通過趙師傅的精心修復,修舊如舊,達到了良好的效果,重現馬踏飛燕的英姿。因為當時歷史條件限制,無修復前原始影像資料。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絕技二 班簋的再生

  班簋,西周穆王時器,高27.7厘米,口徑28厘米,內底有銘文20行,198字。記載了毛伯班受周天子冊封和賞賜,同時追述其父毛公生前平亂之功。此器原屬清宮舊藏,並收錄於《西清古鑒》中,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散出。1972年北京市文化管理處青銅鑒定家、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程長新等,在金屬回收站偶然發現幾塊沾滿銅銹的碎片。經多次尋找,拼對碎片才認出這就是流傳有序的清宮寶物「班簋」。鑒於這是一件重器,1973年經北京市送到故宮文物修復廠銅器修復室,由趙振茂主持修復,送修時勉強能拼出多半個器身,獸面紋尚能識別。原器四高足均折斷,僅能拼接一個,其餘缺失。四獸耳只有一個較完整,只是第二行第四字有一小洞,第十一、十二行第二、三字均殘存多半個字。

  此件器物因缺失、殘損嚴重修復難度較大,過程複雜,整個修復過程要自製整形工具進行矯形,矯正變形簋底,翻模鑄造缺失部分,修整鑄件、打磨、鏨刻、補配,紋飾對接、焊接、修形,鏨字補配銘文等。銘文依《西清古鑒》製成拓片,在殘字部位鏨刻出與之相一致的銘文。最後用各種礦物顏料,借助刀和筆等工具描繪、噴點、渲染、套色等傳統技術與手法做出與原器鏽色相一致的各種色澤鏽蝕,使補配處與原器融會合成一體。經過趙師傅的精心修復,恢復班簋昔日容貌。班簋的修復是青銅修復史上一次成功的範例。班簋現收藏於首都博物館,2005年首都博物館在遷新址前夕我受邀為該館複製一件班簋,這難道不是一種傳承和緣分嗎?

  絕技三 修復商虎耳獸面紋方鼎

  1990年,我和另兩位同仁,應江西省文化廳和省博物館之邀,受國家文物局和故宮委派到江西省博物館為其修復當時國家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虎耳獸面紋方鼎。

  該鼎通高97厘米,口長49.3厘米,寬58厘米,呈長方形。出土時變形嚴重,腹部和四沿有砸傷,一面缺失20-40平方厘米,另一面側立耳折斷脫落,左下角缺失一小塊,一足變形。虎耳獸面紋方鼎出土前由於在地下埋藏了幾千年,墓穴塌陷,被擠壓或撞擊變形。在整形時發現方鼎的銅質較好,有韌性和延展性。小力量整形和傳統的鋸口矯形都達不到效果。為了避免器物受到二次傷害,還要使器物復原,我們因地制宜決定使用千斤頂,採用頂壓的方法,借助千斤頂的力量在變形部位施加壓力。其他受力點和不加壓的地方,均使用硬質長方形木條頂實。

  千斤頂接觸銅器的部位墊上木塊,以確保器物在加壓時不再受到硬傷,經過在一變形處反覆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就這樣,一個頂外,一個頂內,經過一星期左右的頂壓,調整頂壓部位,加壓時要時緊時鬆逐步加壓,增加壓力,直到變形部位恢復原形。方鼎的腹部四側變形也很嚴重,四角和邊開裂。在修復時採用逐面頂壓,使其恢復原形。在焊接過程中,採用壓焊的方法點焊。每塊先焊一、二個固定點,然後觀察器型方向、弧度是否正確。在點焊的基礎上,將焊接的焊口全部按順序進行焊實。待全部焊接完後用蒸餾水浸泡,刷洗焊口上的焊藥殘留物以防浸蝕器物。殘缺部分利用對面紋飾翻模複製,口沿開裂處,分別採用「引定扣」對茬拉接焊實。

  變形的一條腿經過整形,在空腿裏做一個銅芯子,用鉚釘鉚接焊牢。虎耳獸面紋方鼎通過整形、焊接、翻模、補配、打磨、做舊等傳統的修復/複▊方法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恢復了方鼎的本來面貌。現收藏於江西省博物館。

  絕技四 還原春秋蟠螭紋鑒

  2007年我主持修復河南省上蔡郭莊春秋時期楚國墓出土的一級文物蟠螭紋銅鑒。通高40厘米,口徑62.5厘米,足徑30.5厘米,腹深36厘米。送修時破碎70多塊,最小碎片直徑僅2-3厘米。鑒壁、鑒底均有較嚴重變形。還有部分缺失,鑒身飾蟠螭紋,器腹環繞V形蟠螭紋,複雜的紋飾也增加了修復的難度。蟠螭紋鑒的修復最大的難點在於整形和焊接,整形大塊碎片採用頂壓法,小一點的變形碎片用U形鉗加壓的方法,恢復原位。焊接採用錫焊倒置焊接,就是鑒口朝下,置於比鑒口稍大的轉盤上。錫焊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容易控制,焊接溫度低(250-450℃),熱度小,不會對銅鑒造成氧化。在修復蟠螭紋銅鑒前,首先制定完整的修復/複▊方案:(1)修前、修中、修後照片資料保存;(2)碎片清洗;(3)碎片整理;(4)整形;(5)拼對、焊接;(6)補缺;(7)打磨;(8)做鏽工序。在具體修復實施過程中,按照修復/複▊方案有步驟的進行操作,克服和解決了在實際修復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將蟠螭紋銅鑒修復原好,還其歷史的本來面目。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作者為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研究員,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本系列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