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拈花慶生/純 上

時間:2017-02-12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無錫拈花灣的「梵天花海」景色如畫/資料圖片

  一九九七年靈山大佛在太湖之濱的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小靈山地區落成開光。此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舊址。據說唐代玄奘取經歸來,覺得山勢和印度靈鷲山神似,故名之「小靈山」。二十一世紀祥符禪寺重建,「九龍灌浴」節目開發,梵宮修成,靈山一躍成為全國5A級景區,二○一五年更被確認為世界佛教論壇的永久會址。拈花灣小鎮靠山面湖,與靈山大佛毗鄰。據說這裏地形神奇,花開五瓣,神似西元前七世紀靈山大法會上釋迦拈花、迦葉微笑故事中的紫色金蓮,故而得名。

  二○一○年靈山集團投資五十億人民幣,歷時五年,希望將原本佛教論壇會眾的住宿地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禪意度假小鎮。二○一五年拈花灣景區建成開放,面積一千六百畝,建築面積三十五萬平方米,包括主題商業街區香月花街,生態濕地區,度假物業區銀杏谷和竹溪谷,論壇會議中心區禪心谷,禪修酒店區鹿鳴谷,以及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可供千人同時禪修的胥山大禪堂。景區還設有禪食、抄經、經行、茶道、花道等禪意生活體驗專案,也歡迎大家購買度假或居家公寓、別墅。

  此番到拈花灣純屬臨時起意。回國出差,收到初中同學邀請,元旦那日到拈花灣為全班所有一月生日的同學聚會慶祝。從無錫市區開車到拈花灣單程約四十五分鐘。我們先到同學住宿的波羅蜜精品酒店。酒店屬「君來」集團,號稱「禪意村舍」的三層小樓內,每層有幾套一居室或兩居室的公寓房,包括卧室、浴室、廚房、客廳,每晚至少八百元。小樓斜頂,紅欄青瓦,有江南民居風味。每三五棟樓共用一個小院,錯落有致,外有木門,內種花草,碎石鋪徑,附近有地下停車場。可惜標示不明,號碼全無規律,害我們一路問詢,一番好找。

  酒店外就是著名的「梵天花海」。大片草坪,夏秋野菊盛開時想必生機勃勃。但正逢冬日,草色枯黃,倒是簇生的銀灰蘆花吸引了不少遊客拍照。沿大路往中心區走,很快就到了香月花街。窄窄的小路邊各色小店鱗次櫛比,大多是咖啡館、小飯館和客棧。既為「禪意客棧」,名字都起得文雅,橢圓或圓形的木板標誌也有腔調。稱為「一花一世界」,「棒喝」,「一池荷葉」,「半窗疏影」,「門前一棵松」,「螢火小墅」,「蘆花宿」,「百尺竿」,「雲半間」,「一輪明月」,「無門關」,「無塵」等的小樓「茅草」覆頂,大樹掩映,流水潺湲,布置精心。

  小街的角角落落也別致,石雕小佛,流水盆景,清雅宜人。但看樣子生意不太興隆。滿街都是走路拍照的,鮮有坐下吃飯、住宿的。此街容量有限,不像蘇州平江路、無錫南禪寺、上海城隍廟或杭州南宋御街那樣鋪得開。而外圍的木橋、蘆葦蕩等景點又野趣不足。香月花街的標誌性建築是唐風的木結構「拈花塔」,四方五層,總高約二十八米,包括台座、塔身、塔剎(塔頂),有東南西北四個門。塔剎高六七米,黃銅鑄就,外貼金箔。附近還有拈花堂,妙音台。五燈會元館在拈花湖邊,暮色降臨,湖中荷花五色音樂噴泉啟動,人頭濟濟。

  晚上在商業街的凡花樓聚餐。飯店做成茅屋狀,大門邊用竹筒裝飾,刻了「凡花一壺酒,足以慰紅塵。與君共飲之,閒聽風訴情」四句詩。但同時也有聖誕主題裝飾:門口玻璃燈中白雪紛飛,風車轉動,天井裏還有駝鹿與紅綠相間的聖誕老人雕像,看來佛祖相容並蓄。包廂裝潢神氣。進門迎面一個鏤空屏風,上面擺放了八把五彩摺扇。牆上是金碧輝煌的龍飾圖案,也有「聖誕快樂」字樣。中間一張大圓桌,正中轉盤上早擺好了一大捧淡黃的百合。

  菜式多為無錫本地菜,如油爆蝦、梁溪脆鱔、炒蝦仁、紅燒肉、炒三冬、無錫排骨、清蒸河蟹、老燒鵝、鏡鑲豆腐和「醃篤鮮」(鹹肉、蹄膀加冬筍、萵苣同煮的湯),但也有蒸鱈魚、蒜蓉扇貝、生菜沙拉等。點心包括薺菜鮮肉餡的鍋巴餅、鮮肉餛飩和血糯紅棗糕,最後還有一大碗糖芋頭。滋味不錯,但有幾個菜偏鹹,價位不低。

  第一次體驗拈花灣小鎮,感覺有點不倫不類。愛清靜的覺得禪意不足,愛人氣的又嫌交通不便。「禪意休閒」前景如何,尚未可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