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乾隆皇帝與「啥湯」\海龍

時間:2017-02-11 03:15:50來源:大公網

  中國古史傳說中有個非常有趣的神叫彭祖,他是顓頊的玄孫。彭祖父親陸終是吳回的長子,母親是鬼方首領的妹妹女嬇。因為彭祖擅長烹飪野雞湯,他受到了帝堯的賞識而被賜封於大彭,名曰大彭氏國(暨今之江蘇徐州)。彭祖名彭鏗,傳說他是彭姓的祖先。自堯帝起,歷經夏、商彭祖他一直是高官。到了周代他仍任要職為柱下史。彭祖據說娶妻四十九人,生子五十四人;傳說他活了八百歲,是一位長壽之神。同時,彭祖也因他一手原創的烹飪絕活兒被稱為中華廚神,是天下廚師的祖師爺。

  那麼,這野雞湯到底是一種什麼玩意兒呢?它居然能夠讓一個人因之而受寵、加官進爵、官運亨通,甚至為世世代代改變命運?

  起初,我以為這不過是一個傳說,何必認真。但是我讀屈原《楚辭.天問》時沒想到居然與這一故事再次相遇:「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原來,至少在兩千年前的屈原時代,彭祖和他的雉羹就已經名揚華夏了。楚國在南中國,徐州乃它的北麓。徐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彭祖是徐州的始祖。在當地,今日仍然普遍流傳着這個故事。

  傳說堯帝在位時,因過度操勞國事且生存條件艱苦,他罹患重病,不思飲食,卧床不起。當地善於烹飪的彭祖聞之,遂以野生錦雉、稷米和養生調味料等慢煮爛燉製成雉羹獻予堯帝。雉羹之味鮮美無比,實乃滋補養生之妙品也,具神功奇效。身染沉疴的堯帝食之胃口大開,連食不日即身體漸愈、康復如初。彭祖因救駕有功而得封彭城,並因此榮獲餐飲美食鼻祖之盛譽。雉羹遂成了「天下第一羹」,有着神話般的傳奇經歷,在古彭大地廣為流傳,為彭城一絕。直到今天,在徐州的大部分早餐攤,都可以喝到現代版的雉羹。但它在今天名稱卻不叫「雉羹」,它被稱作「啥湯」。原來這裏面又有一個奇妙的故事。

  原來,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在徐州設行宮(暨現徐州博物館舊址)。乾隆爺喜歡私訪民間美食,在徐州小攤上得嘗雉羹,其味鮮美無雙,頓時龍顏大悅。他悄聲問詢隨行跟班:「此為啥湯?」隨從官員當時也不知雉羹為何物。他又不敢敷衍塞責瞞騙皇帝。急得滿頭大汗正不知如何回答,卻突然福至心靈話頭來了:他深知皇帝九五之尊、金口玉言,乃隨聲應和曰:「此湯即名『啥湯』也。」准此,這民間小吃得乾隆帝命名,雉羹乃易名「啥湯」。因這「啥」字村俗不雅,彭城後人遂為此創造了一個字,將之書寫為 湯,這種寫法沿用至今。

  去年夏天,我在徐州「又一村」早點店有幸得嘗復古原味的「啥湯」。當然,今天的「啥湯」不可能採用昂貴的野雉而改用了當地的野雞。「又一村」店主遍訪徐州民間熬製雉羹流傳的古早工藝,按照傳統配方,用老母雞、蹄膀、圓骨,輔以麥仁及十餘種香料;細火慢燉,經心煨製十餘小時,將各種原材料之美味成分悉數提取,融為一體;啟動並強化了禽之美味、豚之肥甘、骨髓的厚重。復經美食家及名師品嘗指點,得以更上層樓。此羹乃健脾益肺、滋補養生之佳品也。

  很多名人和南來北往客人到徐州必然要嘗嘗徐州的古雉羹。相聲大師馬季曾給此羹書寫大字題詞「天下第一羹」赫然懸在早點舖子。值得一說的是,「啥湯」雖是古代名小吃而且營養豐富,但是它的價格極廉。一般的舖子都是兩三塊人民幣一碗;它的主要內容是純粹的老母雞加蹄膀麥仁等熬湯其實是很養人的。一般人二兩煎包加上一碗「啥湯」不足十元人民幣就是一頓打着飽嗝的豐美早飯。下次到了徐州,請別忘了來碗啥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