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巴黎異常的寒冷,本以為就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緒裏過年了,直到走到了十三區中國城,才看到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
進到中國超市,裏面比往常的人更多一些。華人們都很輕車熟路的直接走到想買的貨架拿上東西就走;也有好一些法國人東看看西看看有點不知所措的樣子,卻又很享受這種「探索」的感覺。
「您好女士!」我正專心的挑選着麵粉,聽着像老太太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噢您好!」我回過頭,叫我的是一位滿頭銀髮的法國老太太,儘管看上去年紀很大了,但大紅色的口紅讓她顯得氣色很好。
「請問,你知道做『東圓』是用什麼麵粉麼?」老太太戴着老花眼鏡手裏拿着一包麵粉。
「東圓?」我努力的猜想她想說的是什麼:「是不是湯圓?」
「湯圓?過年吃的那個,圓圓的,裏面有芝麻,這麼大一個一個的。」老太太用手比畫着。
「是的,就是湯圓。」我迅速看了一下麵粉貨架,在貨架的最邊上看到了湯圓粉和糯米粉拿下來遞到老太太手裏:「這個就是。」
「噢,太感謝了!」老太太接過湯圓粉,推了推眼鏡,把包裝袋翻到背面認真的看着上面的小字:「只是,這個……怎麼做呢?」
「呃,做湯圓還挺複雜的,旁邊的冷櫃裏其實有現成的,煮一下就可以吃。」
做湯圓並不是站在貨架前一句兩句就可以教會的事情,而且平時我想吃湯圓的時候也是直接去冰櫃裏拿冷凍的。於是,老太太把湯圓粉放回去,跟着我走到冰櫃前,我打開冰箱,隨手拿了一個芝麻餡兒的湯圓。老太太拿着冰凍湯圓前前後後打量了半天,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了捏,說:
「不是這個,這個是硬邦邦的。」
「煮了就是軟的了,很好吃的!」
「我吃過湯圓,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湯圓。」老太太又隔着包裝袋用勁捏了捏裏面白色的湯圓,搖搖頭:
「不是這樣的,我老伴兒給我做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老太太把冰凍湯圓放回冰箱,拉住我的手,帶着我又回到了麵粉貨架,重新拿起那袋湯圓粉:
「我的老伴兒是中國人,他每年過年都要給我做湯圓,說是『團團圓圓』的意思,我們都很喜歡吃。昨天我跟他打了個賭,說我也做得出來一模一樣的湯圓!」老太太摘下老花眼鏡,笑咪咪的臉上藏着點倔強:「只是這麼多年我都沒有想過要跟他學着做一做。我只記得每次他把黑色的芝麻餡兒放進湯圓麵裏跟變魔術一樣,揉一揉餡兒就到裏面去了!」
我想了想,從包裏找出一支筆一張紙,從網上選了一個相對比較容易的湯圓食譜。然後我趴在貨架的沿上,給老太太把做湯圓的步驟一步一步寫了下來。老太太拿着紙條,一字一句的辨識着我手寫的食譜,臉上掩飾不住洋洋得意的樣子,每一條皺紋都彷彿笑了起來。她湊近我,悄悄說:「哈哈!這可是一個大紅包到手了!」
帶着老太太按食譜買到所有的配料和食材,我們在路邊告別。老太太高高興興的用中文跟我說:「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