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復興中的巨龍

時間:2017-02-10 03:16:04來源:大公網

  多年前到日本旅遊時,我走訪了多間書店,看看日本的書店特色及出版文化。在書店中,我發現日本出版了大量的我國歷史書籍。由於不懂日本,故只能隨意翻翻。幸而,近年兩岸翻譯出多部日文的中史書籍,我差不多見一本,買一本,讀一本,感到甚有滿足感。天兒慧(廖怡錚譯)的《巨龍的胎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6年),是一套中國通史的第十一卷,以民族復興為全書主線,探討了我國近代國運由衰落重回復興的過程。

  近代中國國運中衰,被西方列強和日本的入侵,嚴重地打擊了國家的發展。日本人更以「支那」一貶詞,來形容中國及中國人,反映出國運衰落的局面。在上一世紀交替之時,有兩位人物誕生了,一位是毛澤東,另一位是鄧小平。他們是左右中國歷史的決定性人物,為民族的復興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歷經一百年的屈辱、混亂、挑戰與挫折,中國終於重振旗鼓。毛澤東與鄧小平這兩位重要人物,開創了新時代,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在歷史軌跡上留下巨大的身影。

  作者天兒慧對於「復興中華民族」之內容,有以下的定義:第一,繼續維持經濟增長,成為「富強的大國」;第二,進行漸進式的政治改革,成為「民主文明的政治大國」;第三,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第四,能夠在國際社會上,發展「有責任的統一大國」。

  國內史學家多以民族復興的史觀撰寫中國近代史,相信讀史者早對此派史觀有所了解。想不到的是這部日人的著作,亦認同這一派史觀,初讀本書時,還以為是出自國人之手筆。如果你已購入本套史書的首十卷(由內地出版),第十一卷也是值得購買追看。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