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畢淑敏著《讓美好現在發生》由雲南人民出版社於去年十一月出版\作者供圖
畢淑敏的文字,不驚艷,卻自成一格,平靜淡雅中蘊含着通透的智慧。作為作家兼心理醫生,她擁有能夠把生活中各種隱秘的、難以付諸文字的情感糾結,如同施魔法般在紙上重現的能力,而後又能找到解心鎖的那一把鑰匙,確不愧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
在新書《讓美好現在發生》中,有四個美好的令人心馳神往的分部標題「願你想要的都能自己給自己」、「願你自在生長,長成自己喜歡的模樣」、「願你一生被愛,有枝可依」、「願你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釋懷」。四個美好的祝福,送給天下的女孩子,一生真能若此,想必生活將滿溢溫馨甜蜜吧。
在浪漫唯美的標題之下,畢淑敏寫到的是泥沙俱下的生活,其中不僅有情感事業的波折、世俗的百態人生,以及種種令身心苦痛的困境。書中寫到一個女孩明明內心傳統保守,偏偏在初戀男友面前表現出先鋒前衛的一面,結果被拋棄之時恨得欲生欲死,欲毀對方而後快。這中間涉及情感、道德、法律、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要想三言兩語勸解女孩放下怨恨,正視自己,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問題到了畢淑敏這兒,她卻找到了格外的切入點。
上面說的種種紛繁,都不是導致問題的本源。拋開種種世俗偏見,不對事件本身做價值觀的評判,女孩的問題在於她的內心和行為分裂,她在分裂狀態下活得辛苦委屈,在被拋棄時精神又進入二次分裂的狀態,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去觸犯法律傷及生命,這又是何其可悲?「分裂」是導致很多悲劇事件的罪魁禍首,從愛情、婚姻到職場,無處不在。
畢淑敏的文字,從不華麗,卻總能極簡明地道出人生的真相,太多的人一生將自己置於分裂的狀態之中,明明不喜歡這份工作,卻礙於種種牽絆不敢掙脫束縛,終日生活在煩擾之中;明明不喜歡做某件事,為了討他人歡心,為了證明自己,為了成為別人眼中希望的樣子,一次又一次委屈自己;明明是不愛了,卻偏偏要在外人面前裝出舉案齊眉的樣子,沒事秀個小幸福,這又是何等的痛苦?這些分裂的人表面上八面來風,玲瓏剔透,而無人處疲憊之態盡顯,每虛偽一次,自己內心的苦痛就加了一分,每表演一次,靈魂就在心海下沉一寸。
其實,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身心分裂,只是程度深淺罷了。也許這就是成人與兒童的區別。赤子真純,雖不會八面來風,但真性情天然流露,所以再多的蹦跳,再多的活動也不會倦怠,而不似成人,疲倦易來揮之不去,直至成為身體的內傷,抑鬱成疾。
畢淑敏說「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但我們每一個人要為自己確立意義」,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不去管別人的閒言閒語,在泥沙俱下的生活中,活出優秀美好的樣子。她的文字,如同清澈的山泉,幫助在物欲紛繁的現實中迷路的女子,洗亮眼睛輕身前行,努力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畢淑敏的這碗心靈雞湯煲得恰到好處,裏面除了生活這隻烏雞之外,還有五味雜陳的各種生命調料,讓人嘗遍生活苦澀滋味。她為生活號脈,找準問題的癥結,在心海深處,找到導致人們各種苦痛的「魔鬼」,以心靈良藥,讓它們褪去魔性,回歸天使的容顏。畢淑敏的文章經久耐讀,味道雖不勁烈,卻唇齒留香,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