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志願桂冠詩人」喬叟\作者供圖
「桂冠詩人」這一稱謂,流行於歐美,在英國則是久盛不衰。三百四十多年來,封授「桂冠詩人」稱號在英國已成定制,世代相傳,連綿不斷。不過,隨着時代發展,從封授體制到受封者職責都有所變化,爭議也不斷。因此,這一原本帶有封建色彩的文學現象一直為人關注。
所謂「桂冠」,是指用月桂樹枝條編織的冠冕。據古希臘神話傳說,河神之女達佛涅艷美無比,許多人向她求愛,均遭拒絕。主管音樂和詩歌的天神阿波羅一往情深,對她窮追不捨。迫於無奈,她在父親幫助下變成一棵月桂樹。阿波羅遂折其枝條編成頭冠,作為崇高榮譽的象徵自戴並授人。神話到中世紀變為現實,一些歐洲國家不約而同,把桂冠授予傑出文人和各種比賽的獲勝者。後來,一些高等學府設立「桂冠詩人」稱號,將其頒給在演說、文法和語言方面取得卓著成就的學人。再後來,一些封建君主網羅文人雅士撰寫讚詞頌語,然後把這一稱號作為回報相贈。這樣,「桂冠詩人」就逐漸作為獨得君主青睞的御用文人的專稱流傳下來。
「桂冠詩人」這一稱謂在英國有個比較長的演化過程。據記載,英國歷代君主都喜歡招納詩人騷客作扈從,隨時命令他們賦詩取樂。西元十一世紀征服者威廉一世在位時,此風尤炙。其幼子亨利一世一一○○年登上王位,特設「國王詩人」一職,專為王室撰寫頌歌。十四世紀,被稱為「英國文學之父」的傑弗里.喬叟一方面作廷臣,一方面也為王室寫讚歌,另得一筆不菲的犒賞。
十六世紀下半葉,埃德蒙.斯賓塞獨步英國詩壇,通過友人邀寵於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她撰寫不少頌詩。喬叟、斯賓塞等文人雅士,被後人稱為「志願桂冠詩人」。一五九九年,斯賓塞逝世,伊莉莎白一世任命塞繆爾.丹尼爾為「宮廷詩人」;十多年後,她的繼任人詹姆斯一世正式設立「宮廷詩人」一職,授予其時的文壇盟主本.瓊森。瓊森去世後,劇作家兼詩人威廉.戴夫南特繼任。宮廷詩人的作用同後來的「桂冠詩人」極為相似,因此,後來也有人稱他們三人為「桂冠詩人」。
「桂冠詩人」這一稱謂的正式使用,始於戴夫南特逝世兩年之後。那是一六七○年,國王查理二世任命詩人兼劇作家約翰.德萊頓為桂冠詩人兼王室史官。前者的職責是為王室的重大活動撰寫頌詩,後者的職責,顧名思義,是記錄那些活動的盛況。這是英國首次正式將「桂冠詩人」設為一個官職。因此,嚴謹的英國文學史家總是把德萊頓稱為英國第一位「桂冠詩人」。
德萊頓是當時的著名詩人、劇作家和英國文學批評創始人。他一生創作戲劇作品近三十部。他的文學批評論著《論戲劇詩》和《寓言集序言》在英國文學史上首次對喬叟、斯賓塞、莎士比亞等作家作出中肯的評價。他在一六五九年寫成的《紀念護國公逝世的英雄詩》,讚揚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的護國公克倫威爾。翌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他又寫作《回來的星辰》一詩,歌頌封建復辟和查理二世當政。他政治上的這種急劇轉變,受到查理二世的賞識,於一六七○年頒布特別詔書,封他為「桂冠詩人」。他恪盡職守,是公認的王室的忠實代言人。豈料,一六八八年發生「光榮革命」,代表復辟勢力的詹姆斯二世遜位,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威廉三世繼位。德萊頓拒絕宣誓效忠新王,遂被褫奪官職。這樣,英國第一個正式受封的「桂冠詩人」,又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因政治原因被罷黜的「桂冠詩人」。
從德萊頓開始,「桂冠詩人」的冊封逐漸形成定制,一旦受封,終身任職,一個去世就再封一個。冊封長期由君主一人決定。遴選的標準沒有明確開列,一般認為,一是在詩歌創作上有一定成就,二是忠於王室,甚得君主青睞。兩條相較,最重要的當然是後一條。因此,有些艷羨這一職位的人,不是努力把詩寫好,而是想方設法打通關節,或直接向君主陳情邀寵,或買通王公大臣而得到舉薦。這樣的事例,在英國文學史上屢見不鮮。當然,也有一些人,或由於政治見解不同,或由於並不看重這一頭銜,不但不去追求,即使被提名也拒不受命。這樣的耿介之士,有名有姓者至少有七位,在英國文學史上傳為佳話。
受封為「桂冠詩人」者年俸不高,長期只有一百英鎊,另有一點贈品。直到一九九八年,年俸才提高到五千七百六十英鎊,外加幾箱雪梨葡萄酒。但是,許多文人「重名輕利」,總是把得冊封視為一種崇高的榮耀而苦苦追求。到目前為止,三百四十六年過去,獲得桂冠詩人封號者共有二十人。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