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尋夢浪茄灣\徐可

時間:2017-02-04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浪茄灣風景如畫\資料圖片

  滾滾紅塵中,不知道哪裏還有這麼一方淨土、這麼一灣清水,幾乎沒有受到過人類的污染,這麼純淨,這麼嬌羞,這麼美輪美奐,彷彿「藏在深閨人未識」的處子,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心靈為之淨化。

  我說的是浪茄灣。

  離開香港三年多了,我經常想起她、夢見她,重新回到她溫潤的懷抱。

  從二○○八年五月到二○一三年三月,我在香港工作了將近五年。五年裏,工作之餘,我逛街、行山、上島、下海、遊郊野公園,盡情領略香江自然與人文之美。南丫島、長洲島,大嶼山、玉桂山,尖沙咀、銅鑼灣,鯉魚門、鴨脷洲,香港仔、薄扶林,九龍城寨、黃大仙廟,迪士尼、海洋公園,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太平山頂的燈光……自以為已經走遍香港這塊彈丸之地了。當我從香港同事的嘴裏聽到「浪茄灣」三個字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浪茄灣!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

  二○一二年國慶日,我終於去了浪茄灣,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個人跡罕至的海上世外桃源,讓我相識恨晚!那美麗絕倫的自然風光,至今還在腦海中時時浮現。

  浪茄灣是一個海灣,位於香港西貢區糧船灣世界地質公園內。這裏遠離市區,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跡罕至。也正因此,才使得這裏的山水免遭污染。香港特區政府注重保護環境,這樣的地質公園保護措施尤其嚴格,禁止機動車輛入內,只有當地為數不多的專用的士可以開到萬宜水庫東壩。這裏是香港有名的四大長途遠足徑之一的麥理浩徑的起點,有不少行山愛好者從這裏開始遠足。如果時間充裕,體力充足,全程徒步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我們選擇了乘坐的士。車行緩慢,沿途的閒花野草,青山綠樹,讓我們讚嘆不已。時序仲秋,北方已是層林盡染,南國依然滿目青翠。有發燒級行山愛好者在路邊悠閒地走着,有人邊走邊用相機或手機拍攝沿途風光。還有黑色的、黃色的野牛,愜意地啃食着路邊鮮嫩的野草,有的還慢慢悠悠地踱過馬路,的士就停下來耐心等候。司機說,這些牛原來是當地村民家養的,這裏被建為郊野公園後,村民全部遷居別處。他們不忍心殺死牛,就將牠們放歸大自然。經過長期的野外生活,這些牛發生了形變,脊樑骨如駱駝般挺了起來,成為當地一個獨特的風景。在後來的旅途中,我們還不時碰到這些野牛,牠們一點都不怕生,一邊咀嚼一邊就湊近過來,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牠那大大的眼睛和長長的睫毛,感受到牠鼻孔裏呼出的熱氣,真是有趣!

  在東壩下車,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由巨大的橙紅色六角形岩柱組成的山崖,非常壯觀。萬宜水庫一帶是著名的觀石勝地,也是香港最奇特地質景觀的所在之處。這裏有一座超級火山,大約在一億四千萬年前最後一次爆發,爆發的強度是冰島火山的一萬倍;噴出的火山灰超過一萬三千億立方米,這些火山灰如果平鋪開來,足以將香港的土地墊高一點三千米。火山灰經過冷卻凝固後,形成了蔚為奇觀的六角柱石。排列整齊的六角形火山岩柱,幾近垂直地高聳在海邊,如斧劈刀削一般,堪稱「天然六角岩柱壁畫」。香港政府在修建水庫時,有意在水庫東壩附近開鑿了多個岩石剖面,讓六柱形火山玄武岩裸露出來,使人們能夠近距離欣賞香港獨特的六角形火山岩柱、斷層、褶曲、扭曲的石柱以及岩脈侵入等地質現象。

  萬宜水庫是全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名列香港十大勝景之一。東壩高達一百餘米,落成時為世界最高的岩填大壩。為了防禦洶湧的海濤,工程師巧妙設計了一道由二千五百多個雙T形混凝土預製構件拼合而成的防波堤,既實用又別具特色,在防浪之餘也為人們帶來視覺享受,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致。水庫裏的水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深藍、天藍、藍綠色,宛如一枚巨大的藍寶石。晴天的傍晚,落日餘暉染紅了一池清水,簡直就是一幅「半江瑟瑟半江紅」的詩意圖,總有不少人架着長槍短炮在這裏耐心守候,等着攝取最佳時刻的夕陽美景。

  從東壩繼續往前為山路,山雖不高,但迂迴曲折,上攀下行,頗不輕鬆。好在香港政府修建了步行徑——麥理浩徑。這是香港最早開設、最著名的遠足徑,全長一百公里,共分十段,精華部分是第一、二段,包含萬宜水庫、浪茄灣等著名景點。麥理浩徑一路標識清楚,指出你所在方位,這些標距柱不僅使行山愛好者能夠了解自己已經走過和將要走的距離,而且便於在遇到緊急情況報警時說明自己的位置,是安全健身運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山上植被茂盛,大部分山頂都被草地覆蓋,樹木蓊蓊鬱鬱。山坡下方布滿灌木叢,野牡丹、桃金娘、崗松、大葉茶,綿延直至海邊。時時聽到各種鳥鳴,或清脆悅耳,或婉轉悠揚。據說,這一帶的鳥類非常豐富,有鷓鴣,有畫眉,有白腰雨燕,有白胸翡翠……雖然無法一一親見,光是這些詩意的名字、這麼優美的鳴叫,就讓人心醉。有時可見澄澈的泉水,從山上潺潺流下,別具婉約之美;行人走得渴了,乾脆用瓶子接了泉水,直接飲用。山間天氣時晴時陰,時而烈日當空,時而小雨驟至。好在山上建有亭子,我們可以在此小憩兼避雨。一陣小雨過後,樹葉、草尖、花瓣上都掛着水珠,晶瑩剔透,分外嬌艷。在我們的右側,是浩瀚無垠的大海。海面風平浪靜,平滑得如同藍緞一般。在接近海水的山坡上,有一個一個洞穴,令我們大為好奇。經詢問行山愛好者得知,那是海蝕洞,是海水不斷衝擊山丘而形成的,有的遊人會乘快艇或游泳從洞中穿過。一路上,山石嶙峋,草木葱蘢,移步換景,步步皆景。不時遇到相向而行的行山愛好者,用粵語或普通話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

  從山上下來,拐過一道彎,右前方就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浪茄灣。前方,正對着大海的一大塊坡地上,有一個用低矮的木柵欄圍起來的院落,院子裏有幾幢小木屋,其他是大片的菜地。有幾個人在地裏蒔弄蔬菜。如果不是門口立着的那塊牌子的話,這幅畫面簡直就是「世外桃源耕作圖」,可以入畫入詩了;偏偏那塊牌子上寫的是—

  「基督教福音戒毒中心」。

  有同伴說,把一個戒毒中心設在這樣優美的山水之間,實在大煞風景!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對於那些身體受到毒品污染的人來說,這樣山清水秀的地方正宜於他們悔過自新。每天勞作、誦經之餘,仰望蒼翠碧綠的青山,遠眺寬廣蔚藍的大海,一定能蕩滌塵埃,淨化靈魂。如果說我們健康人需要到青山綠水間怡情養性的話,那麼他們的心靈不是更需要山水的薰陶和滋潤嗎?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