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仙禽無奈受凡籠/陳煒舜

時間:2017-01-27 03:16:27來源:大公網

  恭帝請降後,到上都覲見忽必烈。忽必烈封他為瀛國公,妻以公主,並保全南宋宗室,極為優容。恭帝年紀日長,逐漸了解自己的身世,曾作詩云: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

  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

  林和靖即林逋,為宋代隱士,卜居西湖孤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黃金臺是戰國時燕昭王為求賢而築。恭帝蓋見有故人南下杭州,想到自己寄居燕雲,無法返回故國,不禁自傷。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收錄此詩,謂其「始終二十字,含蓄無限淒戚意思,讀之而不興感者幾希」。以恭帝的特殊身份,此詩在當時廣為流傳,不難想像,因此也有異文出現,引起元廷注意。尤其是「黃金台上客,底事又思家。歸問林和靖,寒梅幾度花」這一版本,幾乎真有「諷動江南人心」之意了。又如另一首六言絕句《鸚鵡》:

  毛羽自然可數,仙禽不受凡籠。

  銜得梧桐一葉,中含無限秋風。

  自東漢禰衡《鸚鵡賦》以來,毛羽亮麗、能言善道的鸚鵡往往是才藝雙全卻遭遇不幸的象徵。恭帝詩中這隻鸚鵡坐困凡籠、失去自由,卻又不願受嗟來之食。梧桐葉本喻高潔,但這片枯葉當年怎樣在枝頭翠綠含笑?如今又怎樣被秋風吹到雀籠?言有盡而意無窮,教人掩卷唏噓。

  忽必烈對此自有提防,但又不願殺害恭帝,於是在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詔遣瀛國公趙㬎入吐蕃學佛法。藏人也知道他的來歷,尊稱他為「蠻子合尊」,即南宋出家皇族之意。其後恭帝成為一代高僧、日喀則的薩迦寺住持,號木波講師,曾致力校勘漢藏佛經異文。可是至治三年(一三二三),五十三歲的恭帝終以謀反罪被元英宗賜死,而他的故事卻還未結束。 (下)

「星光心影」三月再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