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在位四十年去世,無子,其侄趙禥繼位,是為度宗。度宗昏聵無能,而賈似道依然當權,外患日甚,民生困頓。咸淳十年(一二七四)初,蒙元大軍在圍攻五年後佔領襄陽,度宗無計可施,愈加沉迷酒色,同年卒,年僅三十五。度宗詩現存二十首,頗有自警之作,如《春秋贊》:
微顯闡幽,三體五例。
嚴乎成言,褒貶一字。
又如《日新》:
大哉盤銘,日新其德。
一盟一思,惟湯是則。
其儒學乃至理學色彩,遠甚於前朝諸帝。但他果能人如其詩,南宋恐怕不至於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宋史》稱度宗「亡國不於其身,幸矣」,在這個意義上,酒色令其早卒,竟成幸事!
度宗留下三子:庶長子趙昰為楊淑妃所出,嫡長子趙㬎係全皇后所生,三子趙昺之母為俞修容。度宗死後,賈似道扶立年僅四歲的趙㬎,史稱恭帝,由祖母謝太后垂簾聽政。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正月十八,元軍終於在伯顏率領下攻至臨安,謝太后與恭帝出降。趙昰在國舅楊亮節護衛下遠走福建、廣東,即位為端宗,以母親楊淑妃為太后,在丞相陸秀夫等輔助下繼續抗元。因顛沛驚嚇,端宗不久夭折於碙洲(今香港大嶼山),年僅十歲。在伯顏的窮追猛打下,陸秀夫在梅蔚(今稱梅窩)擁立趙昺為帝,未幾逃往新會崖山。少保文天祥兵分兩路,在潮陽為元軍所俘。祥興二年(一二七九),元將張弘範率師在海上與宋軍主帥張世傑激戰,宋軍大敗。陸秀夫背着八歲的帝昺投海,楊太后亦殉國,宋亡。元世祖忽必烈愛惜文天祥的才華,親自勸降。文天祥誓死不屈,從容就義。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