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周傑倫時代標誌ay青春印記

時間:2017-01-25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地表最強」香港站,周傑倫彈唱《晴天》   大公報記者周怡攝

  二○○○年前後,多數人聽歌用的還是CD播放器或卡帶機,而每個人的歌單中,總會有幾首循環播放的歌曲。當時不少學生或年輕人的日常,幾乎被一種聲音佔據,到了今天,這些已走過懵懂少年,經歷青葱青年,步入成熟中年的一代人,會笑中有淚地感慨:「有一種青春叫周傑倫。」

  「二○一七年周傑倫地表最強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第九場上周於紅館完美落幕,演唱會尾聲,全場歌迷一同為傑倫大唱生日歌,他說這還是出道十七年來頭一次。

  記者頭一次聽周傑倫的歌,是在一電視節目上,那時剛出道的他穿着寬鬆的牛仔褲,簡單的T恤,頭戴一頂鴨舌帽,唱歌時帽簷下的臉略帶羞澀,但唱腔中卻透露着不羈與自信。

  「奇怪」曲風一鳴驚人

  「我沒有考上大學,我還是有工作,我覺得這是我那時候的一個動力,一定要把歌寫好。」出道之初傑倫常這樣說,他深知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但也絲毫不修飾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才華與自信。

  從一個羞澀男孩走向亞洲天王,周傑倫的音樂之路也是一場逆襲之路,他未出道前約二十歲時,就以《世界末日》、《蝸牛》、《屋頂》等,展現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雖然在當時看來有些特殊甚至「奇怪」的曲風,例如《眼淚知道》和《雙節棍》等,遭到當紅歌手的拒絕,卻因此成就了他,從此走上唱作人的音樂星途。

  回顧周傑倫首張同名專輯《Jay》,其以R&B及New Hip-Hop,加上古典巴洛克式弦樂伴奏及Band的英國式復古風格音樂,可說是「異類」,但卻一鳴驚人,他以新人的姿態,破天荒獲得第十二屆台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以及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國語唱片等獎項。他在歌曲中表現了高難度的西班牙式弦樂演奏,更與MV場景配合,這樣的音樂,在當時華語樂壇未曾有過。

  改變亞洲流行樂界

  在唱腔方面,周傑倫咬字不清的風格,也是大家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尤其是Rap歌曲時,他以念詞的律動結合音樂節奏,成為了他最獨特的周氏唱法。當然,還有為周傑倫歌曲營造畫面感的「詞聖」方文山,為歌曲更添古典與新潮。

  從周傑倫十四張專輯以及四張EP中,不難發現其R&B、New Hip-Hop以及中國風元素貫徹始終,雖然有人認為繼巔峰創作《Jay》與《范特西》等專輯後,他的作品不再獨特,周傑倫卻以二○○四年一曲《外婆》,以及二○○六年專輯《依然范特西》,表達自己不變的音樂立場。

  堅持一手包辦製作、作曲、編曲及作詞等,雖然近年涉獵不同領域的周傑倫推出新專輯的間距拉長,但《哎喲,不錯哦》(二○一四)與今年的《周傑倫的床邊故事》,他告訴所有人,他還是那個「哎喲,不錯哦」的周傑倫。

  後知後覺中,出道十七年的周傑倫,那些曾倒背如流的歌曲,竟早已成為經典老歌,但無論他未來帶給我們如何更多的音樂、電影、時尚等次文化,周傑倫就是一種青春的印記,更是時代性的標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