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好友意外離世,一直令我心緒難平。另外的朋友告訴我,他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心臟動脈破裂,送到醫院搶救了近十個小時,又在重症監護室裏呆了一天一夜,最終還是離開這個世界而去了。
見過太多的生死別離,也逐漸練就了一顆淡然的心。但當噩耗傳來,還是讓人驚詫萬分。華髮未生的年紀,人生的大幕剛剛開啟,還未真正領略其中風景,便撒手人寰,只留下雪鬢霜鬟的母親和身懷六甲的妻子,實在令人扼腕。
閉上眼睛,回憶過往,好友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大概就在兩個月前吧,我們還通過一次電話,說,有時間一定要聚一聚。沒想到,那次的交流被永遠封凍在歲月的河流裏。和周圍的朋友談及此事,眾人皆唏噓不已,紛紛感慨世事無常,一念既起,趕緊去做。但是,好像只有在目睹或聽說了類似的「生死事件」之後,才會有這種人生慨嘆。
小時候,總覺得日子很長,怎麼長也長不大。漸漸地,又覺得來日方長,手中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使用,今天幹不完明天幹,明天去不了後天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不是這樣嗎?街頭邂逅熟人,一番寒暄之後,大都會說「改天一起吃個飯」或是「過幾天給你打電話」之類的客套話,結果,「改日」多會變成「無期」。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這樣的啊!對父母說,過上幾天,帶你們好好到醫院查個體檢。我們明白,來日方長,不差這幾天;對愛人說,忙完這陣,陪你去看場電影,我們告訴自己,來日方長,等等也沒什麼;對孩子說,放了假,一起去遊樂場,我們知道,來日方長,孩子也不是一天長大的,有的是時間。
我忍不住想,去世的那位朋友,在發病的前幾天甚至前幾個小時,心中一定會有不少念想吧?可能是想辦法給家人一份驚喜,可能是約久違的朋友聚會,甚至,着手給即將出生的寶寶取個名字……一切都是猜測,多麼希望,他的那些想法,能馬上去做。如此,也算讓遺憾的人生稍有慰藉了。
看過一個公益廣告,媽媽對年幼的兒子說:「等你考上大學,媽媽就享福了」;十幾年後,媽媽又對兒子說:「等你畢業工作了,媽媽就享福了」;又過去了十幾年,媽媽對兒子說:「等你結完婚,有了孩子,媽媽就享福了」;幾年之後,一個小女孩說:「奶奶,等我長大了,讓您享福哦!」每次看到這個廣告,都讓我唏噓不已,不禁自問:來日方長,來日,究竟是哪一日?來日方長,到底有多長?多少念頭在「來日方長」中沒有了重拾的興趣?多少日子在「來日方長」中消失殆盡,尋不着蹤影?
買了新衣服就穿,不必等到某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來日並不方長;想要去健身,就換上衣服跑出門去,不要今天拖明天,明天推後天,因為來日並不方長;看中了某件東西,在經濟允許的範圍內,別猶豫,趕緊去買來,因為來日並不方長;想學習某項本領,立刻着手去做,別耽擱,因為來日並不方長……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美好的願望如果只是寄託在「來日方長」裏,那麼只能讓它在歲月中,落滿塵土,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