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大展明代女畫家作品

時間:2017-01-21 03:15:46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在以男性為主流的中國繪畫史中,女性畫家作品往往鮮少被人提及,然她們筆下有不輸於男子的妙筆丹青。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由即日起至三月十二日舉辦「明代女畫家李因繪畫展」,當中李因繪畫作品為七幅,尚有十幅畫作出自李因丈夫葛徵奇、文徵明玄孫女文俶、薛素素等畫家之手。

  出身寒門 賣畫為生

  香港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王淑英、北京故宮博物院離退人員服務處處長祁耀嵐、中大文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莫華釗、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主任莫家良、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出席畫展開幕禮並剪綵。

  是次展覽匯集中大文物館館藏,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借出的藏品,主要展出明代女畫家李因的繪畫作品,以及部分晚明吳門畫派的作品和仿製閨閣畫家的作品,呈現十七世紀女性畫家面臨的各種人生境遇。

  李因早年生平不詳,後人主要通過她的丈夫葛徵奇為其詩集題寫的序言及晚明學者黃宗羲為她所立小傳窺其生平,據葛徵奇記載,李因出身寒門,但自幼警敏,詩學出眾,因傾慕其才情而納為妾。

  策展人李蘊詩表示:「在諸多古代女畫家中,挑選李因的原因在於,在不同時期李因擁有不同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出身寒門,甚或淪為青樓妓女,後嫁為姬妾,丈夫在世時,她以作畫怡情;丈夫去世後,她則以賣畫為生。如此跌宕的人生經歷,可謂李因最吸引我之所在。」為何不選擇人生經歷同樣傳奇的明末歌妓柳如是?李蘊詩告訴記者:「柳如是傳世作品較少,且散落在各地,將畫作集中於一地進行展出存在難度。」

  展覽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展出李因和丈夫葛徵奇共同創作的繪畫作品,其間可見夫妻二人的「夫唱婦和」;第二部分展示李因在丈夫死後,作為職業畫家的畫作,作品多為花鳥立軸畫,體現了她從閨閣畫家到職業畫家的轉變。第三部分展出孫克弘和周之冕的三幅花鳥畫作品,與同時期的李因作品進行對比;最後一部分則着重展示閨閣畫家繪畫中的贋品。

  沒骨花鳥 營造呼應

  葛徵奇曾如此評價自己與李因的畫藝:「花鳥我不如姬,山水姬不如我。」今次步入展廳,即可看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葛徵奇手卷《山水圖》,畫中葛徵奇揮斥筆力,肆意寫山水。為表現山石之真實,他先用線條勾勒輪廓,輔以濃淡墨色,遠景群山以淡墨引出,山水與留白相互交替,為畫面增添靈動。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李因長手卷《花鳥圖》在展廳現場展出,畫作可見李因、葛徵奇雙題款,李因以水墨沒骨法寫各類花鳥,巧妙利用花枝的舒捲蔓延,與小鳥的飛棲動靜相結合,從一個畫面組合至下一個組合,營造視覺呼應。葛徵奇則為該畫作書長題跋,着重記錄夫妻二人夏日閒居,詩畫唱和的美好時光。

  與其早年創作相比,李因在丈夫死後成為職業畫家的畫品筆法欠佳,構圖簡率。正如今次展出李因成為職業畫家之後的花鳥立軸水墨畫,創作隨意,落款簡單,無長題跋。李蘊詩說:「李因遭遇丈夫離世這一人生重大打擊後,創作風格並未發生變化,然在構圖和用筆方面,則顯得不如以往精細,或許是急於出售畫作而致,又或者是筆力不逮。」

  此外,現場亦展出上海博物館藏文俶畫作《寫生花蝶圖》,畫家以其女性特有的溫婉細膩,描繪蝶舞花叢之景,萱草、蝴蝶皆充滿盎然生機和雅趣,筆觸清秀傳神,不遜於同時代男性畫家的花鳥畫,也難怪明末清初文學家錢謙益曾評其作品為:「點染寫生,自出新意,畫家以為本朝獨絕。」

  「明代女畫家李因繪畫展」由即日起,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展廳Ⅰ展至三月十二日,查詢詳情可電三九四三七四一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