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莫做勢利眼\嚴 陽

時間:2017-01-18 03:15:54來源:大公網

  中國人的「官本位」意識之強眾所皆知。而相對於普通老百姓,在官場上混的人們對於官職的大小、地位的高低的敏感度可能比一般人更強。為什麼?因為「官大一級壓死人」是常識,也因為久在醬缸裏,難免不被薰染;反過來說,對於一些小老百姓來說,對於官員頭上的頂戴的意義未必十分了解,所以,更多的情況下也就是誠惶誠恐而已,未必對於這個官員比那個官員更恐懼、更恭維。

  明人顧起元的《客座贅語卷七》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工部尚書(正二品,中央政府部長級別的官員)劉麟離職回到故鄉,經常身穿一襲白色布袍,頭戴黑色烏紗帽。有一次他徒步前往朋友知府趙公家。不久,某位參政忽然到來,此人因為並不知道他面前的人就是劉麟,所以,很不把他當回事。劉麟走了一圈之後作揖而退。主人送客人,參政問那位作揖的人是誰,回答則是:南坦公也。─劉麟為南坦人,故又稱南坦公。那位參政立馬羞愧得恨不得有道地縫鑽進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的車馬隨從十分威風,並且與劉麟碰面的時候沒有禮貌。

  參政,是明代布政使的下屬官員,掌管一省的政務,參政、參議分守各道,並分管糧儲、屯田、軍務、驛傳、水利、撫名等事,一般是正四品。如果拿今天的眼光來看,他們應該屬於副省級的官員。以這樣的地位,在地方上的那些知縣知府眼中,無疑屬於高官,需要仰視的對象,恭維與巴結也是少不了的。長此以往,自然也就讓那位沒把劉麟放在眼裏的參政的自我感覺迅速膨脹,好得不得了。當然,劉麟太過尋常的衣着打扮與兩條腿來來去去,也讓他無法準確判斷這個人的真實身份,進而才讓他有眼無珠了一回。

  官人真的就得有一副官相嗎?其實不然。比如說,作為已經退休下來的官員,就不妨如劉麟一樣「短打扮」,與己方便也與人方便;就是作為在職官員,即便是公事往來,又為何一定要鳴鑼開道、前呼後擁?擾民之類固然是免不了的,而讓老百姓產生心理上的距離也是必然的。與此同時,也不論是對任何人,做官的是不是都該表現出應有的禮貌和尊重?眼睛只是一味朝上而不知向下,或者說長着一副勢利眼,我以為這樣的人未必會把多少心思用在工作上與事業上;也可以說,這樣的人更有可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鑽營上─通俗地說,則是如何向上攀爬上。

  因為長着一副勢利眼,那位參政在劉麟面前出了一回洋相;而他此後是不是接受了教訓,無論是在上級領導還是同事、百姓面前變得謙虛有禮了一些,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是,這樣的人哪個時代都有,可謂生生不已─除非這時代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老百姓能夠真正決定官員的命運,讓前者眼睛不能不向下、不得不向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