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英式石橋/陳天權

時間:2017-01-17 03:20:27來源:大公網

  圖:藏身於域多利道底下的英式石橋,鮮為人知

  歐洲的古老石橋大多使用拱形基座支承,讓橋身重量及加諸其上的負重傳遞到兩端橋墩,以增加石橋的強度。今天在香港仍可找到這類古橋,大部分在戰前水塘內,橫跨山谷溪流,方便行人經過。在混凝土未廣泛使用之前,水務設施用花崗石築成,反映當時精湛的工藝技術。

  薄扶林水塘是香港第一座水塘,由看守員宿舍進入其範圍,會先後經過五條石橋,但許多人並不為意,因為看不見底下的橋拱。二○○九年政府將薄扶林水塘六項水務設施列為法定古蹟,包括其中四條石橋。同年大潭水塘群也有二十二項設施成為法定古蹟,包括四條石橋、一條設計成橋樑的輸水道,以及有二十一個相連拱券的寶雲輸水道。遊人漫步大潭篤水塘時,看得最清楚的是三拱石橋,結構對稱,形態優美。大潭篤水壩附近還有一條被人忽略的小石橋,因為難以看見橋身。

  香港仔水塘有四項設施是法定古蹟,包括一條連接上水塘水壩的拱橋,它與水壩同建於一九三一年,那時使用鋼筋水泥,但模仿花崗石的外貌。此水塘為供應西區居民食水而建,當年有一條輸水管流經石排灣道、域多利道至西區濾水廠。今天在域多利道近數碼港道有一條被馬路覆蓋的古老石橋,我懷疑它與供水有關,否則政府不會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斥資興建一條橫跨溪流的橋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