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相互成全/游宇明

時間:2017-01-15 03:15:30來源:大公網

  喜歡一句話:相互成全。所謂相互成全,就是因為有了對方,彼此都呈示出自己內心的那一份光華。

  親人之間可以相互成全。在曾紀澤的成長過程中,曾國藩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奔波在與太平天國廝殺的戰場上,他對兒子的教育更多地是通過寫家書的方式。成年後的曾紀澤學貫中西,工詩文、書法、篆刻,善畫山水,出任過清政府駐英、法、俄國大使,曾與沙俄力爭,修改崇厚擅自簽訂的《里瓦幾亞條約》,更立《中俄伊犁條約》,收回伊犁等地。還曾同英國議定洋藥稅厘並徵條約,為清政府每年增加煙稅白銀二百多萬兩。曾國藩成全了曾紀澤淳厚的品性、卓越的能力,曾紀澤成全了曾國藩擅長家庭教育的英名。

  朋友之間亦可以相互成全。當年的沈從文獨闖京城時,有段時間弄得連飯錢都沒有了,已經成名的郁達夫前去看望他,送他圍巾,請他吃飯,還將吃飯找剩的三塊多大洋送給了他,沈從文感動得哭了,他決心要將寫作事業堅持下去,不讓好心人失望,幾年後沈從文果然名滿天下。郁達夫成全了沈從文堅持文學創作的決心,沈從文則成全了郁達夫對文學青年的期待。

  與親人、朋友的相互成全相比,最讓人動情的還是陌生人、對手之間的相互成全。原因很簡單:親人、朋友是以情感作為底色的,而陌生人、對手則不然。一百多年前的一個春日,一位英國農民正在自家田裏耕作,忽然聽見河邊傳來「救命」聲。他快步奔向河邊,救起水中的少年。幾天後,一位叫邱吉爾的貴族專程登門道謝,原來農民救起的是他的兒子。邱吉爾資助農民的孩子上了倫敦的大學。若干年後這個名叫亞歷山大.弗萊明的孩子成了著名醫藥學家,並獲得一九四五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農民成全了貴族兒子的生命,貴族成全了農民望子成龍的渴盼。

  魯迅與胡適曾是一對老友。一九一八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胡適在公眾場合給予高度評價;一九二○年陳獨秀想將《新青年》辦成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物,胡適認為此刊仍然應以哲學、文學、思想文化為主,不要搞得政治色彩太濃。魯迅堅定地站在胡適一邊。後來,因為政治文學觀念相異,兩人分道揚鑣。魯迅多次在雜文裏批評胡適,胡適始終沒有反駁。魯迅逝世後,胡適的學生蘇雪林,寫文章用刻薄的語言抨擊魯迅,胡適卻替魯迅講話,高度評價了魯迅的小說與其學術研究,說是「上等工作」。這兩個人雖然是對手,也是相互成全的。因為胡適,魯迅顯示了自己思維的獨特、深刻;因為魯迅,胡適呈示出了自己的從容、博大。

  相互成全有物質的,有精神的,有有意的,有無意的,但不論哪種情形,它都滲透着和諧共生的理念,昭示着人性的溫潤、世界的絢麗,讓我們感到這個世界不再孤獨。

  生活永遠需要一些人與人的關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