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徐揚生摘「星」好奇心更重

時間:2017-01-13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國家天文台黨委書記趙剛(右)為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左)頒授「徐揚生星」命名證書/大公報記者古寧攝

  繼金庸、胡鴻烈、田家炳、陳易希等港人名留星空後,再有一名港人、前中文大學副校長徐揚生獲得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以其名字命名「徐揚生星」。昨日,「徐揚生星」命名儀式在深圳市市民中心舉行。國家天文台黨委書記趙剛為徐揚生頒授命名證書。/大公報記者 古寧、教育組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的徐揚生,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機械人與智能系統領域國際知名的科學家。為表彰徐揚生在科學和教育事業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去年11月14日,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公布,把國際永久編號第59425號小行星1999 GJ5命名為「徐揚生星」。

  從克服困難中感受喜悅

  在昨天的命名儀式上,國家天文台台長嚴俊宣讀「徐揚生星」命名公告,黨委書記趙剛則頒授「徐揚生星」命名證書。趙剛表示,徐揚生為推動中國在航天系統的智能控制走向世界前列做出了貢獻。徐揚生在創建中大(深圳)期間,建立現代化大學管理體制,吸引大批國際優秀人才,組建國際化的研究院所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一個範例。

  徐揚生稱自己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始終對宇宙萬物懷有敬畏之心,如初學者般上下求索。他坦言,現在好奇的問題比三十年前剛開始進入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時候還要多。「我很想告訴我們的學生,科學探索的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去克服困難那一刻所感受的喜悅,有時常常比獲得榮譽那一刻更為快樂」。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命名,並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小行星發現者獲得命名權以及命名小行星,有嚴格規定和認定、審批程序。「徐揚生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於1999年4月7日發現的小行星1999 GJ5,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而正式命名的。4月7日正是徐揚生院士的生日。

  據了解,目前天體中已有100多顆由中國傑出人物、中國地名和中國的著名單位命名的小行星,包括楊振寧星、錢學森星、袁隆平星、周光召星、巴金星、陳嘉庚星、林則徐星,以港人命名的星,則有金庸星、邵逸夫星、曾憲梓星、胡鴻烈星、田家炳星、陳易希星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