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作家黛安娜.阿西爾(Diana Athill)生於一九一七年。她九十一歲時出版的回憶錄《臨近尾聲》(Somewhere Towards the End)回顧一生情事,引起轟動。九十八歲時她又發表回憶錄《活着》(Alive, Alive Oh!),書名來自上本書中有關她流產瀕死經歷的章節。
一個世紀中身歷大戰,看遍世界風雲,她盡顯曾經滄海的淡定。與第一本書的濃情不同,此書寫成於她九十二歲搬入老人院後。對此,她評論:「我一輩子很少有什麼大事完全自主:怎麼受教育,在哪兒居住,為什麼沒結婚,怎麼謀生,這些關鍵事件都自然發生而非出於我的主動。」而搬進老人院則出於個人選擇。而且,人到暮年「可以喜歡甚至愛一個男人而不必想和他上床」,令人輕鬆。
愛情方面,她覺得一生幸福全靠兩點:「避免浪漫主義與佔有慾」。關於家人,年輕時她覺得父母對她的離經叛道假裝看不見十分虛偽,後來覺得這種做法荒謬滑稽,年老了才發現如果三觀不同,對差異視而不見才是維繫親情的上策。
年屆期頤,她對臨終想得不少。她不反對死亡,但反對殺生。「死亡是存在的終止,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殺戮卻用暴力強行終止生命」。「儘管渴望好死可能不智,但並非沒有道理」。「既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前的幾千年都一切安好,那又何必操心自己回歸虛無後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