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王家禧走完精彩人生

時間:2017-01-04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圖:▲王澤去年十二月九日出席「想入非非——老夫子漫畫作品展」開幕式/藝術中心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陳惠芳綜合報道:陪着無數香港人成長的經典漫畫《老夫子》,作者王家禧(筆名:王澤,又稱「老王澤」),於美國時間元旦日凌晨因年老器官衰竭,安詳離開人世,享年九十三歲。不少讀者得悉噩耗後,紛紛趕往正舉行「想入非非——老夫子漫畫作品展」的灣仔動漫基地悼念。特首梁振英昨日傍晚在facebook表示,《老夫子》是香港一代傳奇,並對作者家人表示慰問,願王先生安息。

  特首小時愛看《老夫子》

  梁振英表示,小時候因為家境困難,買學校的教科書也不易,沒有餘錢買漫畫書,唯一有機會看漫畫書就是去理髮店,「尤其是去設在皇后大道西一條橫巷的理髮店理髮。老闆很懂得招徠,《老夫子》漫畫書大量供應,因為最受大人和小朋友歡迎。」他更指當時漫畫中的三個主角老夫子、秦先生、大番薯,經常被孩子們用來起「花名」。

  特首續稱,他近年經常看到《老夫子》的地方便是中環高級會所「中國會」的電梯,因該處經常掛着相關漫畫,指每次到中國會吃飯都會仔細地看,並憶記小時候的理髮店。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Greg)亦對王家禧離世表示深切哀悼,他讚揚王家禧透過獨特的繪畫風格、簡單而詼諧的故事,展現香港社會不同年代的生活面貌,反映人生百態。而各個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亦都陪伴香港人成長,深受不同年齡層讀者喜愛。

  王家禧於一九二五年在天津出生,亦在天津度過小、中學的成長年代。他於一九四四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的西畫組,四九年後曾在天津擔任美術工作。至一九六○年在香港法屬天主教會擔任《兒童樂鋒報》雜誌美術指導與畫家,並於六○年初開始漫畫創作。

  一九六三年,王家禧以長子王澤為筆名,推出首本描寫市井小民生活百態、真實且具親和力的《老夫子》,隨即引發閱讀熱潮。一九七四年移居美國後,王家禧仍繼續創作《老夫子》漫畫。老夫子、秦先生、大番薯的一言一行,成為七十、八十年代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學建築的兒子王澤,因見父親年紀漸老,於一九九五年毅然接下父親的棒子,繼續老夫子漫畫的創作。為了分辨兩個時期的作者,讀者遂以老王澤、小王澤區分漫畫家王澤、建築藝術家王澤。

  漫畫記錄了時代變遷

  二○一三年,第二代作者王澤出席「老夫子五十周年懷舊展」時曾表示,他約於父親七十歲時才接力畫《老夫子》,並笑言當初要由抹枱做起。《老夫子》漫畫「耐人尋味」逾半世紀,故事內容記錄了時代的變遷。多年來漫畫裏的老夫子造型不斷在變化。早兩年王澤在港舉辦展覽時,就挑選了三個經典的造型做成雕塑,分別是一九六二年、一九六八年和一九八五年的老夫子,王澤就是以此表揚父親對老夫子的貢獻。王家禧生前曾說過:「我的一生就像漫畫,我盡可能的讓『老夫子』,也就是讓自己耍寶去逗樂讀者。」

  今年二月才從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退休的王澤,十分佩服父親王家禧,他一直是個充滿活力與想像力的創作者,他創造的《老夫子》就是描寫平日生活的漫畫,既是你我日常的趣味,更是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經歷半個世紀,時空雖已改變,每個人對生活的期望也都不同,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透過耐人尋味的漫畫,仍然直入人心,與大家分享老夫子式的幽默。

  王澤說:「父親是個純粹的漫畫家,內容簡單很易理解。」王家禧一門六傑,除王澤畫漫畫,也有三位兒子搞動畫。王澤曾說:「遺傳是個奇妙的東西,兜兜轉轉,還是做回父親所做的,儘管父親反對我們以美術為生。」

  第二代王澤眼中的父親是個潮爸,也非常感謝母親陳玲玲(漫畫中的陳小姐),「日夜體貼悉心照顧父親的飲食,自從移居美國加州後,父親平日最大嗜好除了畫漫畫就是釣魚,還迷上做陶器。」一生酸甜苦辣都嘗過的王家禧,對於人生起伏處之泰然,始終能從困境中自我調侃。他對生命的熱愛,透過幽默的筆,一一展現於《老夫子》,陪伴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