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上傳一張照片,兩歲的囡囡身着黃色熒光工程衣,一臉認真地推着紅色塑膠手推車,頭太小,只好以橙黃方巾充當安全頭盔。哦,孩子正歡天喜地在扮地盤工。身旁還有幾位同齡小朋友,正在緊張更衣,個個準備登場,享受當地盤工的開心一刻。
兒童扮演醫生、護士、消防員、警察的見得多,扮地盤工的還真是頭回見,我不免好奇兼心動。畫面所見,孩子雀躍,家長興奮,否則怎會將照片四圍傳?且不說大人、孩子都只是享受這一刻扮鬼扮馬的樂趣,未必當作終極理想、培養目標,但是,我還是很樂見兒童學前教育價值觀的轉變。香港人處處強調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但是我真的不知確切指什麼?相信很多人也是不甚了了。我由這張照片欣慰地感到,遊戲設計者(中央圖書館)能如此生動地對未來公民展示各行各業,平等尊重,三觀端正,即是從此一刻開始,拜金主義終究行之不遠。
曾聽聞本港一個幼稚園的女孩,見母親在課室門口與班主任談了較久,那女孩大剌剌地跑到老師跟前,一本正經地說:「你同我媽咪傾咁耐,要畀錢的!我媽咪一分鐘要好多錢㗎!」
讓人無言。
小小地盤工也只是遊戲,哪個家長會真心希望子女將來做地盤工?
現在的選擇實在太多,無論遊戲還是真實社會。尊重孩子個人發展意欲也是言易行難,父母考驗在後頭。可愛的小小地盤工,玩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