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婚戀文化/遐 邇

時間:2017-01-03 03:15:44來源:大公網

  婚姻不是簡單的1+1=2,不論是傳統的婚戀,還是自由戀愛,都很難說沒有現實的考量。從《非誠勿擾》到《中國式相親》,表面看是從當代回到了以前,實際上誰也不敢說婚姻純粹是兩個人的事,與父母無關。《中國式相親》之所以受到廣泛的熱議,其一是觸碰了社會現實,其二是觸碰了社會的價值觀,其三是觸碰了婚姻的輿論底線,婚戀節目畢竟是生活服務類節目,不是綜藝秀,如果把《中國式相親》搞成真人騷,以收視率為看點,那這個節目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有評論說,如果說一檔節目最重要的是爆點而非「價值點」、是收視率而非好評率,那《中國式相親》無疑已大獲成功。這檔由名嘴金星主持的「牽紅線」節目,跟以《非誠勿擾》為代表的相親類節目有別,它號稱「國內首檔代際相親交友節目」。何為「代際相親」?簡單點說,就是父母帶孩子相親。「代際相親」過去乃至現在都一直存在,但現在不是過去,「代際相親」畢竟過時了,在婚戀中父母只是參謀而已。而《中國式相親》首推的卻是「代際相親」,顯然已經落後時代的發展了,即使初衷是好的,但傳遞的是負能量。

  《中國式相親》中的某些點,有語言暴力、娛樂無底線之嫌。選媳婦還以「方便生養」、「居家幹活」、「照顧兒子」為條件,還有「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的言論,這是公開宣傳對女性的不尊重,是典型的男權論。至於「媽寶男」、「巨嬰男」找對象,不是在找知心愛人,而是在找「能照顧自己」的老媽子。《中國式相親》是以「獵奇」的姿態出現的,不是為了服務年輕的男女嘉賓,深深暴露了某些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陳腐觀念。如果把《中國式相親》辦成只為了收視率的娛樂節目,是難以給男女嘉賓找到「另一半」的,至於「在這個節目裏讀懂中國」更是胡扯。

  中國的婚戀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我們也不得不說,中國的婚戀文化中存在很多糟粕,比如包辦婚姻、門當戶對,甚至不把女性當人看等觀點。應該說現實中還有這種觀點,但不代表它是健康的、值得傳遞的。《中國式相親》的特點就是接地氣和觸碰現實,然而,現實並不一定就是好的,糟粕腐朽的地氣有必要接續嗎?中國的電視節目必須傳遞健康的婚戀觀和價值觀,比如男女平等,相互尊重,共同打造幸福等觀點。男女婚戀,父母以不干預、不干涉為最好,父母不能陪兒女一輩子,兒女努力得來的幸福才能永久。

  現在的婚戀非常講究眼緣,合適才有談下去的必要,男女初次見面,沒有眼緣注定是無法繼續的。如果有夫妻相,那成功的機率就很大。至於性格合不合,家庭合適不合適,都必定要考慮。在這裏我們也不能把「門當戶對」一棍子打死,在婚戀中男女雙方及父母的社會地位、經濟基礎都會影響婚姻,男女兩人及家庭的社會地位不般配,就有一方會受到壓抑和歧視,沒有了平等就談不上幸福。現實中的婚姻不一定都門當戶對,但有互補原則,婚姻也可以和諧美滿。

  《中國式相親》折射婚戀現實是其特點,甚至是優點。婚戀中,男女雙方除了顏值,還有多種考量,這是事實,誰也難以否認,但搬到電視上就有傳遞落後觀念的嫌疑。但是,電視節目畢竟是文化產品,未必是正面宣傳,但必須傳遞正能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